• 84阅读
  • 0回复

银杏林中话银杏——邳县发展银杏生产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9
第2版(经济)
专栏:

银杏林中话银杏
——邳县发展银杏生产纪事
丁谦华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流经中段,有个闻名国内外的银杏之乡——江苏省邳县。这里,栽植银杏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全县有银杏成树2万余株。银杏年产50万公斤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0。所产银杏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
9月,银杏即将收获,我走访了邳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和县内部分银杏重点产区的乡村。
“包”字灵
邳县银杏历史上曾遭受过3次破坏,许多大树被毁掉。目前县内所存的大树,只不过是30年代中期的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推行了生产责任制,将树承包到户,提高了银杏收购价格,银杏树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全县农民不仅在堤、渠、路、堰边和家前屋后宅基地上栽植银杏2.4万棵,而且还建立了成片密植园238公顷,果粮间作104公顷,其中有些已经开始结果。
在农艺师钱丙炎陪同下,我们来到了邳北盛产银杏的乡村。这里不仅有一条条银杏路,一片片银杏园,而且还有不少环村的银杏林。在密密匝匝的叶片下,一嘟噜、一串串鹅黄色的银杏挂满枝头,把胳膊粗细的枝条都拽弯了。“这里的银杏真多啊!”我禁不住赞道。“这还不是托老‘包’的福吗!”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指着参天银杏树对我们说:“那一对姊妹树,是明朝洪武年间栽下的。“大锅饭”时,没人管没人问,结了果子一个也收不着。这些年,承包给3户人家,每年都能收七八麻袋果子,今年怕10麻袋也打不住啊!”
科学热
在港上乡港西村,我们见到了乡林业技术员王世贤和村党支部书记樊言生。樊言生讲述了钱丙炎和王世贤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使银杏变高产的情况。
1979年以前,这一带银杏树有1/3只开花不结果。钱丙炎和王世贤在全乡调查了解到,银杏雌树不结果是因离雄树太远。于是,他们在一起试验成功了挂花、振花、混水喷花3种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银杏产量。
钱丙炎又告诉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授粉难的问题,他们又试验成功并推广了雌树高枝嫁接雄枝的新技术,使其达到自然授粉。现在,全县有25%结果大树进行了高枝嫁接雄枝。
为了使银杏高产,县、乡都成立了银杏研究所、银杏技术推广中心等组织,年年培训农民技术员,乡间出现了科学热,户户都讲究科学管理了。港西村1500株挂果树,已经全部嫁接了雄枝。1985年开始,家家对银杏都采取了远距离深层施肥,克服了果树大小年状况,年年都果实累累。樊书记边介绍,边伸手从树上摘下一颗先熟的银杏,剥下外皮,取出果核说:“这就是我们邳县优良品种大马铃,45粒就是半公斤呢!”
奋斗曲
我们从港西村出来,来到铁富乡一条废渠旁。“这就是黄泥沟银杏园!”我顺着钱丙炎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道绿色的屏障伸向远方,与金浪翻滚的稻海相衬,望不到尽头。近处堰坡上,一排排银杏树齐刷刷,都有一人多高,枝叶苍翠,随风摇曳。这个银杏园是去冬今春建成的。
废渠黄泥沟,全长8公里,砂礓满地,荆棘丛生。去年10月,铁富乡2万多名农民,在乡政府组织下,扛起镢头铁锨,走上工地。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挖土40万方,翻砂礓8万方,开垦出荒地600亩,栽上银杏树苗6.7万棵,间栽桃树1.7万棵,与工程配套盖房屋84间,建桥涵26座。“估计这片银杏园3年后桃树结果,年收入10万元,以后每年收入还要逐年递增。”老钱兴奋地向我介绍着。
邳县开发滩涂建设银杏基地的项目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县政府也已作出规划,1990年全县将建成银杏种植园534公顷,果粮间作8830公顷。现正在筹备动工明年建成一座千吨级银杏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