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戏曲“淡化”浅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25
第8版(副刊)
专栏:

戏曲“淡化”浅议
马也
“淡化”在文学那里讨论几年了,话剧也有涉及。在一向平稳的戏曲界,近来“淡化”竟也成了一个热门议题。
就目前创作实际而言,“淡化”类的作品在戏曲中大概是刚刚掀动。就理论倾向说,戏曲界近年来宏扬或抵制“淡化”者兼而有之。各自虽能言之成理,但若适当地清理一下自身的理论前提,恐怕更易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吸收、携手共进的境界。
多年来,我们的戏剧弊病不少,其中之一是作家被戏剧的外在外显外露的情节冲突所奴役。两种思想、两种观念、两种方案、两种……对立尖锐、非此即彼、冲突强烈、你死我活,却淡化了对人物心理、动机、意志、欲望的深层揭示。而适当地淡化(或“消化”)一下外在情节与冲突,对于戏剧创作直接地楔入人的内心活动,深刻地揭示人的心灵历程,也可能是一个不坏的手段。
如是观之,有一点“淡化”并不坏。在某种意义上说,“淡化”理论是对传统艺术理论的丰富、补充和贡献,能使艺术表现生活的领域扩大而不是缩小,能使艺术的表现手段增多而不是减少。以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改革戏剧”为例,扩展了表现的领域,只从直观的效益上,便可以使紧张、拥挤、雷同、撞车的创作路面得到缓解和疏通。
问题是有人给“淡化”的位置不恰当。习惯或偏爱情节性戏剧性的人们担心“淡化”代替了“强化”的传统,或者根本就不相信“淡化”能出好作品,带有一种本能的拒斥心理。另一方面即“淡化”的宏扬者们也确有扩大地盘取代别人的迹象:把“淡化”强调成灵丹妙药,把“淡化”当成终极目的,为淡而淡;更有甚者则因为怕不说“淡化”就被说成不懂行、不开化、保守落后,而尾随谈淡。淡了这个总得强(或深)了那个,艺术创作总不能一淡到底。连人物连主题(或不叫主题叫观念叫意蕴叫题旨叫神韵)也淡掉,艺术到底该强调什么?若淡化主题等于浅化主题、淡泊意境等于浅薄意境、淡化情节等于淡漠观众,岂不是“淡化”理论的自我否定?任何一个不成功的创作都可以拿“淡化”做万能的挡箭牌。
真正的观念更新应该开放所有通道,而不堵塞任何一条。非此即彼式的“拆东墙堵西墙”是理论贫困的表现。情节性作品与“淡化”性作品都是艺术的合法子孙,各有美妙前程,也都产生了各自不可替代的好作品。没有必要让《玩偶之家》、《杨门女将》、《强项令》与《等待戈多》、《野人》、《黄土地》互相倾轧和排斥。重情节的未必不深刻,主“淡化”的未必不厚重。两条腿强似一条腿,两条路胜过一条路。真正的否定不是线性的前后传递或新旧的位置替换。黑熊掰棒子——拣起一个新的扔掉一个旧的,新则新矣,到头来只是一个。这种只能替换不能添加不能补充的——真正的“独一无二”式的机械思维,与理论的建设性创造性丰富性开放性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