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纪录时代风云 抒发真情实感——谈新闻纪录影片的改革与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纪录时代风云 抒发真情实感
  ——谈新闻纪录影片的改革与创新
  王云缦
文艺和电影都有一个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反映时代的历史任务。而新闻纪录电影由于具有真实纪录生活、反映历史风貌的特长,它可以产生并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期,我看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阳早与寒春》、《厦门——第八种色彩》、《紫禁城》、《火的考验》、《手语打出的故事》、《孩子与小鸟》等六部纪录片,分外感到如何以改革精神拍好纪录电影的重要性。这些纪录片有的是以当代的改革生活为题材,有的则是反映我国历史人物和生活,取材虽有不同,而都面临一个进一步活跃创作思想,使纪录电影与时代更好结合的重大课题。
《厦门——第八种色彩》、《手语打出的故事》,是直接反映当代改革生活的。这从选材上当然具有时代的特点,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但这两部纪录片的特点,则在它们以锐敏、新颖的目光去反映改革,体现改革。前一部影片虽是以厦门这一特区开放城市为对象,并不一般地罗列市容风貌,也不面面俱到地介绍改革过程,而是以速写素描的形式,将厦门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独具特点的新景象点染了出来,如养蜗牛的企业家,具有竞争意识的公关小姐,主动挑选迎宾服务工作的青年,银行办公人员直接面向顾客等等。看来,这都是点点滴滴,属于印象式的散记,而它又统一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便有一股与众不同、色彩尚未完全确定的时代风采和气息。若进一步要求,它虽有一些重点还可以强调、渲染,而作为短片,已给人较大较多的信息量和新颖的审美感受。《手语打出的故事》以聋哑人的手语为引线,纪录了以改革精神办残疾人福利工厂的动人情景,在表现企业家的胸怀气魄和残疾人的精神风貌方面,都较有特色。只是它对某项新产品的广告宣传味过重了些,影响了对那些为改革而奉献的真实人物的深入反映。
除正面反映改革以外,拍好多方面题材的纪录片是否也需要有一种改革精神和意识呢?回答是肯定的。在这批新纪录片里,拍摄得最有特色、最真实动人的,应该说是《阳早与寒春》和《紫禁城》。前一部纪录片以两位久居中国的美国专家为对象,具有人物报道片的格式。它较过去这一类影片的新进展在于:它不仅将这对夫妻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友人来表现,而且作为对全人类进步的一种贡献来强调,来渲染。这就具有一种现代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光。它始终抓住阳早和寒春人生道路的特点,包括个性和作风等。相比之下,我们对寒春如何由一位原子物理科学家,变化为和丈夫阳早一起从事养牛事业的专家的印象尤为深刻。要拍好人物题材的纪录片,不能满足于纪录一些浮光掠影的生活现象,而要将镜头对准人物,选择最具有独特个性的方面。它着重表现人情,真正以情动人。阳早、寒春夫妇和陕北农民,和蒙古乡亲在几十年后重新会面的场景,是极为感人的。这看来和他俩从事的科学事业并无直接关系,而品味起来,这恰恰是两位国际友人以中国为第二故乡的根源所在。好的纪录电影也要出情,生活中的真情往往比任何艺术渲染更有感人力量。这些特点,反映出我国的纪录片已经较好地摆脱了那种表现英雄或先进人物的模式,将人物置于广阔开放的时代环境中来表现,使人物的发展具有了宏观的历史意义;又不回避人物的个性和情感,使人物既亲切又具细致微观的长处。
纪录电影自然要以真实性为第一要素,而在这一基础上,更需要不拘一格,新颖多样。这是改革时代的要求,也是观众审美发展的要求。就这点说,我们要有象《紫禁城》这样宏观的、气势磅礴之作,也需要象《孩子与小鸟》那种小品。前者更重文献性,对历史文物、人物、轨迹等,需要严格求真,一丝不苟;后者侧重艺术性,对某些细节、情景、心绪等,可以适当渲染,有所铺排。如今,这一小品,由于有的细节(如猫吃小鸟、小鸟被打死等)缺少自然合理性,暴露了人为的痕迹,使人容易产生这是在向艺术片、故事片靠拢的感觉。但这并不能否定这样一种边缘性的纪录电影样式。
以题材论,《火的考验》恐怕是最为亿万人们关注的了。它纪录了在大兴安岭大火中的惊心动魄的景象,增添了观众的感性认识,积累了历史资料,这都是有价值的。但从拍摄和编辑角度论,仍有陷于一般新闻报道模式的弊病,缺乏宏观把握、深入思考和创新意识。对于这类已有过大量新闻报道的事件究竟如何表现,如何更有特色和深度,是需要我们很好研究的课题。
仅从这一部分新纪录片就可以看出:只要真正具有改革的精神和眼光,纪录电影的天地是十分广阔,无比博大的。改革、开放时代的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当代中国,需要了解世界;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有益于当今的种种史实和教训,这都给纪录电影提出了不能推卸的任务。那种认为观众只需要看故事片,或电视已能取代纪录电影的悲观认识都是片面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