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人欢鱼跃——四川集约化养鱼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2
第2版(经济)
专栏:

  人欢鱼跃
  ——四川集约化养鱼见闻
  本报记者 罗茂城
集约化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四川眉山、彭山、仁寿、青神等县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土洋结合,又有新创造,新发展。最近,记者到这些地方采访,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眼界大开。
“亩产鲜鱼5万公斤”
“眉山县刘定全去年亩产鲜鱼5万公斤!”
“彭山县水电局民堰管理所去年亩产鲜鱼4万公斤,今年预计,可达6万多公斤!”
一条条激动人心的消息从眉山、彭山等县传出,有的人相信,但更多的人怀疑:怕是浮夸风又来了!
“5万公斤,光鱼堆起来都得堆多高啊!那鱼儿还怎么活?”
人们的怀疑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多年来池塘、水库养鱼亩产不过几百公斤或几十公斤。
许多人带着疑问前去参观,结论是:亩产鲜鱼5万公斤不夸张,搞起来也并不难。
多样的集约化养鱼
集约化养鱼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叫流水养鱼,即把常流水引进精修的鱼池,一边进,一边出,进行高密度饲养。一种叫渠道金属网箱养鱼,即有常流水的水渠里,用金属网围成高约2米,面积为30平方米左右的网箱,对鱼进行“圈养”。另一种叫水库网箱养鱼,即用线网围成30平方米左右的四方网箱,放到水库里,用竹竿作漂浮支架,把鱼种放到里面喂养。
记者在青神县复兴水库参观了养鱼大户冯云祥的网箱。只见他把食料一投,众多鲤鱼便从网下翻上来抢吃。他指着网箱介绍说,他有11只鱼种网箱,14只成鱼网箱,每只28平方米。成鱼网箱总共不到0.6亩面积,估计目前网箱有成鱼3万多公斤。再过一段时间捞鱼时,折合亩产六七万公斤不成问题。
眉山县永寿乡永德村王其生等5户农民,利用一条约3米宽、200米长的农田排灌沟,两头用网墙一堵,采用半流水养鱼,去年产鲤鱼1万多公斤。记者参观时,主人正在撒网,一下子拉上许多半公斤多重的鲤鱼。
养鱼大户的魄力
集约化养鱼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业。看准了的农民,敢于投资,敢冒风险,往往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眉山县城郊章树全、佐信任、邓宝泉等6户农民气魄大。去年底他们自筹资金6万元,贷款20多万元,在岷江支流的烂河滩地上,修建了2200平方米的流水金属网箱,投放大规格鱼种。现在,每天要喂配合饲料2000公斤,等于每天要往水里丢约2000元。该鱼场今年夏天被洪水淹没达26个小时,那6个农民的心被悬在半空。因网箱是密封的,洪水退后,池里的鱼一条也未少。目前,该鱼场已有固定资产7万元,预计今年可产鱼11万公斤,产值达五六十万元。那天邓宝泉见到我们,眉开眼笑地介绍情况,还说明年他准备在旁边单独修建800平方米的鱼种场。
值得推广的集约化养鱼
集约化养鱼不仅产量高,鱼质肥嫩鲜美,技术也不复杂,还可充分利用闲置水面,不与粮争水争地,值得大力推广。
记者所见各地的网箱,都是修在有常流水的灌溉渠或水量充足的水库里。眉山县的古老水渠——墓颐堰,过去多年来只供灌溉农田用水。而今,该渠不仅修了一座永光电站发电,还修建了117只金属网箱,既发电、又养鱼、又灌溉,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
集约化养鱼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眉山县镇江乡永丰村没有什么工副业,生活比较困难。今年在县水电局和区乡领导干部的积极支持下,修建了36只渠道流水金属网箱,25个流水养鱼池,全村可产成鱼10多万公斤,人均产值200多元。
集约化养鱼时间短,见效快,一般饲养7个月即可出网,能做到当年投资,当年收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养鱼,是解决人们“吃鱼难”的一条重要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