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草原“夜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2
第3版(政文)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草原“夜生活”
  本报记者 苏宁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鄂温克族聚居的辉苏木(乡)。这里处于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绿浪起伏,水草丰美,河湖交错。羊群滚动在白云下,奶牛悠然于青草中,一派田园牧歌风光。
夜幕降临之后,草原变得分外宁静。忽然,一阵欢快的舞曲声把我们从房间里引了出来,原来,附近的辉苏木文化站已开始举行舞会。在这草原深处居然也有这样都市化的“夜生活”?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走了进去。晚上9点左右一辆辆摩托车、拖拉机,甚至还有大卡车,从四面八方向文化站汇集而来,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使用鄂温克传统的交通工具策马而来。我们惊奇地发现,赶来参加舞会的有不少是中年人,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
晚上11点以后,舞会达到高潮,头系彩巾、腰扎绸带、身穿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随着欢快的乐曲,跳起了鄂温克民间舞蹈“阿罕伯”。一曲刚了,一曲又起,在几支舞曲的间歇,一位姑娘站出来,唱了一支鄂温克民歌。优美动人的曲调,周围听众如痴如醉,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了。
据陪同我们前来的旗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过去在浩瀚的呼伦贝尔草原上,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鄂温克牧民的文化生活非常贫乏,有的嘎查(村)的牧民几年看不到一场电影,更谈不上其他文化娱乐,一到夜晚,“一盏马灯一瓶酒,对灯豪饮,一醉方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鄂温克千里草原牧区进入了空前兴旺发达的新时期,牧业生产迅猛地从无到有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全旗各苏木都建起了文化站,其中“房舍、人员、经费、活动”四落实的占50%。旗文化局每年拿出3万多元专款作为各文化站的人员开支和活动经费。各文化站普遍拥有手风琴、电子琴、收音机、扩音机、发电机、电影放映机等设备。文化站建立后,用广播、图片等形式宣传政策、法制,开展文化补课、智力竞赛、游艺体育、联欢舞会等活动。文化站的同志们还根据牧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特点,经常深入嘎查开展活动。他们每到一处,除组织牧民借阅图书、看电影、参加“草原舞会”外,有的还为群众修理收音机、录音机、拖拉机等,也有的为牧民摄影。
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牧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减少了酗酒闹事的现象,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一位苏木党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这里的年青人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多以喝酒取乐,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1985年全苏木发生各类刑事案件14起。自文化站的各种活动丰富起来以后,年青人们都被吸引了过来,喝酒闹事现象大大减少,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1986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晚会在民族舞和交谊舞的不断交替中进行。辉苏木文化站站长其木格同志告诉我们,象这样的舞会他们每月至少要举行两次。每逢国庆、“三·八”、“五·四”、春节等节假日,舞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联欢项目。这时,一首熟悉的草原民歌响在我的耳边:
“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可惜没有邮递员传送……”
草原夜晚的沉静被五彩缤纷、欢歌笑语所代替。(附图片)
  鄂温克青年们跳起民族舞,欢度美好的草原之夜。
本报记者 卢传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