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我国墙地砖生产现状和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3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墙地砖生产现状和前景
  本报记者 郭嘉
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和市镇建设的蓬勃兴起,我国墙地砖事业发展迅速。1981年,墙地砖年产约2000万平方米,到1986年就突破8000万平方米,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几十种。
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的生活基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旋律,触发人们对居室环境、娱乐场所的美好憧憬,促进了装潢艺术的不断“换样翻新”。作为量大面广的装饰材料——墙地砖,以多变的款式、考究的质地和流行的色彩,走进千家万户。
然而,我国墙地砖发展现状并非尽如人意。目前,全世界年人均占有墙地砖为0.15平方米,有的国家超过3.5平方米,而我国仅为0.08平方米;国外墙地砖起步早、发展快,品种繁多,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而我国墙地砖部分产品釉面装饰技术尚未过关,品种也十分单调,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国外墙地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是:在原料上,大量开发利用地方性劣质原料;在装备上,向机械化、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在产品规格上,向大规模、多花色和追求整体艺术效果方面发展;在工艺技术上,发展低温快烧新工艺。
我国墙地砖生产总的说来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我国现有墙地砖工厂50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只有10家左右。大部分厂家是小批量生产,仍使用50年代30吨或60吨的国产手动磨擦压砖机,压制吨位小,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此外,我国的单位产品能耗较国外高出3—5倍,国外的粉料制备工艺已广泛采用湿法大吨位球磨机粉碎,喷雾干燥制粉;而国内使用的球磨机一般仅在1.5—2.5吨,绝大部分厂采用压滤、地坑、烘干、打粉的老工艺。面临墙地砖市场有增无减的趋势,我国墙地砖工业在品种、档次和质地上应该有一个新的飞跃。
为了改变我国墙地砖发展被动、落后的状况,近年来,国内一些厂家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1981年之前,主要以引进单机为主,全国共引进20余台各种类型的压机,以及施釉线、泥浆泵等。引进设备多半不配套,再加上维修管理经验不足、技术培训跟不上等原因,引进设备的效益发挥受到限制,出现了所谓“望天收”的局面。从1982年以来,引进设备开始转向全线引进。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全国已从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20余条生产线,但国内工厂因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无力消化吸收这些进口设备。有的生产线因缺配件而停车,或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维持生产。这种做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众多陶瓷墙地砖工厂的技术改造问题的。另外因缺少长远眼光,忽视对熔块、釉料及色料成套设备的引进和消化,致使我国装饰瓷砖大部分不能出口。
要加快我国墙地砖工业发展步伐,只有走技贸结合的路子,依靠集结国内科技力量,对引进设备联合攻关,做好消化、吸收工作,加速实现国产化。可喜的是:国家建材局对全国的墙地砖引进项目实行统一对外,技贸结合,并引进了意大利的制造软件技术。在此基础上,一个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集建材、轻工、机械、城建等部门为一体的,拥有科研、设计、生产、制造等力量的联合体——中伦建筑陶瓷技术装备联合公司近日将宣告成立。目前,它的部分项目已在国家经委、经贸部、国家建材局等统筹组织下布置实施。据一些专家推测,我国墙地砖可望在以后几年内有大的起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