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晋绥土地改革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6-06
第2版()
专栏:

  晋绥土地改革经验
【新华社晋绥一日电】晋绥土地改革,新自二月份开始的第一期,已于日前结束。第二期正在开始,原有的工作团已转移新地区;新组织的工作团又踊跃首途下乡。第一期工作的主要经验为:
一、工作团应以“土地归农”为工作出发点,解决全部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问题。决不能因袭过去“按问题算账”“公归公”“私归私”的老一套办法,至于分地办法,亦有了肯定的解决。即是以全村人口除全村土地,得出平均数,按此标准给与或补足无地少地农民。
二、解决了土地改革中农民应得到些什么的问题。农民得到土地,如不同时得到口粮、耕牛、种籽、农具、家具,棉花直至房窑等生产条件,仍然不能翻身。有的村子的无地少地农民,首先提出的是口粮问题,此次工作证明:必须与解决土地问题同时解决农民的其他各种生产条件。关于分配原则,在各地农民中,都曾有激烈的争论。富裕农民主张按人口及劳动力分配,这是富农路线的分配方法,贫雇农则坚决主张:按人口和贫苦程度公平合理的平均分配,各地均采后者。
三、土地改革中改造农会问题。农民在土地改革中阶级觉悟普遍提高,在要求土地及生产条件的同时,也要求更充分的民主。这次运动中,贯彻了以农村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雇、贫农)为骨干,坚决联合中农,团结农村中百分之九十的群众,自己动手管理自己的政权,办理自己的一切事情。关于组织形式,系建立贫农小组,整理农会。农会以贫农小组为骨干,一切经过农会,提高农会的威信及权利。更从而以新的血液,充实党在农村中的基层组织。
最后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必须像一条红线似的贯彻着一条群众路线。有事和群众商量,一切通过群众,交给群众办理。工作团同志必须下决心当群众的小学生,信任群众的正确。不要硬套公式,须从当地,当时的群众具体条件出发。进而善于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指导群众运动前进的指南针。把群众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为我们指导群众的方法。这样就能达到领导方针及领导骨干与群众的一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