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改革要加速企业技术进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6
第2版(经济)
专栏:

  改革要加速企业技术进步
  本报评论员
与澎湃的改革浪潮相比,企业技术进步的声浪和步伐,都显得不相适应。现在是强调要十分重视企业的技术进步,改革的成果必须落实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上的时候了。
党的十三大鲜明地提出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并且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这方面工作做得如何,“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地推行全面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既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如果不去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岂不失去了它最根本的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检验一个企业的改革是否有成效,技术进步如何是一个重要标准。考察一个企业的机制,当然要看它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同样重要的,也要看它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看它是否具有较强的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机制。如果一个企业经营了若干年,在技术设备上依然故我,甚至原来的基础也拚光了,那怎么谈得上具有好的机制呢?谈得上什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
从我国企业的现状看,这个问题具有相当的尖锐性。撇开数十万个小企业不说,全国8000多个大中型企业,只有10%左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还有1/4左右设备仍处在严重老化状态。这个问题不解决,喊了多年的经济效益差问题,很难得到明显的扭转。
“重速度轻效益”,“重基建轻技改”,是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的片面认识,也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思想障碍。实践一再证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产出多、效益好的捷径。以上海为例,近3年投入10亿多美元,引进千余项先进技术,据对494个竣工投产的项目统计分析,大体上投入1美元即新增产值7元人民币,创税利1.8元,两年半或者稍长一点时间就可以还清贷款本息。
应当承认,有许多企业的经营者,是很重视技术进步的,但苦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受制于某些规定和习惯的做法,难以伸展抱负。他们要求主管部门、宏观调控部门,从支持企业进步出发,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毫无疑问,这也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的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