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360行之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6
第2版(经济)
专栏:

  360行之外
  新华社记者 叶世涛 夏儒阁
三百六十行这个词,是各行各业的总称。然而今天,行业之众多,特色之丰富,肯定远远超出三百六十行。在上海市场上近年就兴起了许多特殊的个体户,他们以特有的魅力吸引众多顾客。
虹口区新开了一家私人经营的婴儿沐浴室。业主张惠芳是个老助产士,她身体好,退休以后闲不住,眼看着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不会给婴儿洗澡,就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开设了这个特殊的澡堂。张惠芳技术熟练动作快,为婴儿、新生儿洗澡,还向家长提供咨询,传授科学育婴方法。尽管洗一次澡花八角到一元钱,冬春旺季,仍然门庭若市。
类似这样悄悄崛起的新行当,人们细心观察,在上海街头可以发现一大批。有专门在酒杯、花瓶等玻璃器皿上雕花刻字的;有用手工一锤一锤锻制熟铁锅的;有为商店、企业制作招牌上的立体铜字的;还有为工厂、宾馆清洗供水、供气管道污垢的……正由于独树一帜,行业虽“冷”,生意却
“热”。
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吃、穿、用、玩生活结构的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服务,上海一些新的个体的服务行当应运而生。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宝贝。适应这个需要,上海就有专门出租小孩坐车、推车、学步车、三轮小自行车的个体户。有个退休音乐教师,开设“儿童艺苑”,教孩子学习弹奏乐器;有的个体户给双职工子女做包饭,并按时送饭送菜到学校;从事室内装潢、家具配套,系列时装设计,家用电器和红木家具修理,以及开设电子游戏机娱乐室、桌球房等项服务业务的,也相继出现。
目前上海13万个个体经营者中,不管是饮食业、运输业、服务业,都或多或少对社会主义经济起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但也出现过某一行业利润多,大家一拥而上开店设摊,结果供过于求的现象。近年出现的这些特殊个体户却不然,尽管相比之下它们为数不多,但已经显示了它的生命力。个体磨刀剪,原来一家一户上门服务,如今不仅家庭还需要磨刀剪,更多的小厂小店,包括个体裁缝、个体饭店、个体理发店也需要磨刀剪。磨刀剪这一行业不但没有萎缩,生意反而更加兴旺。
这些有特色的个体户的出现,也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兴利抑弊”,将其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是需要进行研究和给以关注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