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写在黄土地上的论文——记中年农业科学家李立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0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写在黄土地上的论文
  ——记中年农业科学家李立科
  新华社记者 黄昌禄 王向坤
这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横贯陕西省中部,有1500万亩耕地、500多万农民。8年前,平均亩产粮食88公斤,人均纯收入只有50余元。许多专家认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干旱,因此习惯地把这一地带称为渭北旱原。
高级农艺师李立科到渭北旱原蹲点7年,用科学试验的成果推翻了这个结论,从而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
当他准备到渭北旱原蹲点时,同行劝他说:“你何必把后半生葬送到那个无望的地方!”
1981年麦收之前,瘦高个子的李立科来到渭北旱原东北部的合阳县甘井乡。作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他是带着“搞农牧结合”的任务下乡蹲点的。然而,摆在李立科面前的现实是,全乡上一年人均产粮不过283公斤,分给每人的口粮才187.5公斤。一个老太婆含泪对李立科说:“要是能让我们吃上饱饭,老天爷就长眼了!”
长期生活在农民中的李立科感到,甘井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民吃饱肚子的问题。他毅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解开渭北旱原小麦低产之谜。
半个月内,李立科日行几十里,看田块,问产量,查资料。被合阳人贬称为“西伯利亚”的甘井大地,干部群众围绕一个“水”字作文章,费力不小,收效甚微。30年过去了,全乡仍然有98%的耕地靠自然降水,主要作物小麦亩产量长期徘徊在50公斤上下。
水路走不通,还有没有其它的路可走?
李立科一边调查,一边思索。在距乡政府3里之遥的休里村,李立科看见在一片苗棵稀疏的麦海中,有一小块麦地如鹤立鸡群,麦杆茁壮,穗头肥硕。一问原因,是头一年保管员清理仓库时,把一架子车磷肥象倒垃圾一样,倾撒在二分地里。李立科还了解到,有两块相邻的麦地,其它条件完全一样,一块施了磷肥,亩产110公斤,另一块未施磷肥,亩产只有65公斤,产量相差达7成左右。
象在茫茫的沙漠中发现了点点绿洲,李立科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希望啊,这就是甘井乡和渭北旱原的希望!但是,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态度提醒他,仅仅凭一鳞半爪的材料是不能作出科学结论的。到底施肥(特别是磷肥)、降水和产量之间
存在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
这年秋播前,李立科在乡、村干部的支持下,选了同堤坊
村八组一块地,划成小区,分别作施磷肥、施氮肥和不施肥的
对比试验。为获取准确的科学数据,第二年麦收时,李立科
带领蹲点组的科技人员在试验地旁掘出一个10米长、2米宽、3米深的大坑,从剖面观察小麦的根系发育情况。然后,他们又从4里地外运来水,灌在喷雾器内,喷水冲去小麦根部的泥土,取出标本。连续十多天,李立科在土坑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泥水溅得他活象个泥人。试验地的小麦根须毕露了,实测结果:施磷肥的,根长2.7米,单株根数平均14.33条,单株根重0.73克;施氮肥的,根长1.45米,单株根数平均6.3条,单株根重0.4克;不施肥的,根长仅1.4米,单株根数平均8.1条,单株根重只有0.27克。
在同一季节,李立科还选了两块产量悬殊的麦地,取土化验。在甘井村一块亩产315公斤的麦地,从地表到1.8米深的土层内,有效水已用尽,到2米深的土层才有少量的有效水。而在同堤坊村一块亩产仅42.5公斤的麦地,距地表1.2米到2米深的土层里,有效水含量高达17.8%,一亩地内还剩余40多方有效水没有被利用。
这一系列细致的科学实验,使李立科弄清楚了肥、水和产量之间的复杂转化关系。谜,终于被锲而不舍的人解开:施用磷肥,可促使小麦的根系发育;根扎得越深,越能吸收土壤中含的有效水分;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越多,小麦的产量越高。一个“以肥调水”的旱原农业新技术诞生了。以后,又经过李立科和其他农业科技人员在渭北旱原多点反复验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配合施用好磷、氮肥,每降0.8到1毫米的水,可产出小麦半公斤。渭北旱原年平均降水量为540到720毫米,小麦平均亩产要由原来的50公斤左右提高到250公斤至300公斤,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辛辛苦苦搞出了小麦增产新技术,他不急于写论文、报成果,稳稳当当拿奖励,反而冒着风险去搞推广应用增产之路找到了,但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中间还有一段漫长的里程。
当时的甘井乡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个劳动日的价值只有3角3分钱,有些农民穷得连土窑洞的门都没有,哪有钱买化肥?向信用社贷款,因为过去贷出的款收不回来,信用社不肯冒这个风险。
李立科心急火燎。向上级打报告,无结果。他只好想方设法把县农行的尹行长请到甘井乡来,一次又一次向他作宣传。一颗科学家的赤诚之心感动了“上帝”。尹行长答应贷款15万元,支持甘井乡购买化肥,但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还不起贷款谁负责任?”李立科拍拍胸脯:“到期还不清贷款,我负责赔偿!”他还在贷款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870吨化肥陆续运到了甘井,一辆汽车拉5吨,整整装了174辆汽车。甘井乡农民从开天辟地以来,没见过这样多的化肥,又是喜,又不免怀疑:这东西真的那么“神”么?李立科又一个村一个村地向干部和农民讲解:根据对全乡土壤的普查测定,有98%的土壤缺磷,94%的土壤缺氮,氮磷的比例为7∶1,严重失调。他还跑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农民配合施用磷氮肥的比例和方法。
结果,1982年,全乡4万多亩小麦创造了亩产136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伍中村有两个相邻的队,一个队按李立科的要求配合施肥,小麦亩产175公斤;另一个队把贷款买回的化肥卖了,挖老墙土拉到地里充数,亩产只有75公斤,农民大骂队长糊涂。
对比是这样鲜明,甘井农民在事实面前服了。县上原先在赵庄村办了个磷肥厂,产品没销路,只好在1979年关了门。厂里把剩下的磷肥送给这个村,堆了几年没人理睬。
这一下,全村农民争先恐后地把那堆磷肥全部拉光,连堆磷肥的地都铲去一层,拉来作肥料。
“以肥调水”的新技术,加上李立科后来总结的深耕播种、麦草覆盖保墒、重碾重压麦苗等一整套旱作小麦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甘井几万亩小麦由前几年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提高到150公斤以上。
他的目标很明确:走出高楼深院,把广阔农村作为大试验场,于是,人们把他蹲点的地方叫做“科技院”
原先默默无闻的甘井,由于蹲点组的数载耕耘而远近驰名了。
省农牧厅在这里召开了两次现场经验交流会,向渭北旱原23个县推广他们“以肥调水”小麦连年增产的经验。省农科院在1984年底增派科技人员,把甘井乡蹲点小组扩大为综合实验基地。
在李立科倡议下,实验基地在甘井街上设立了农业科技咨询服务部。赶集天,小小的服务部门前排着长队,李立科象个医生,接待四乡来赶集的农民,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开出一个个治疗庄稼病症的“处方”。
合阳县21个乡镇,他每年都要跑到。平时农村召集开会,人很不容易到齐,但只要李立科去讲课,每次座无虚席。
1985年8月的一天,他上午赶到距基地30多公里的和家庄,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课,又顶着烈日,马不停蹄地到了30公里外的同家庄。望着乡政府的礼堂内,几百人早已坐在那里等候,他顿时忘记了疲劳,强振精神走向讲台。简陋的礼堂内空气闷热,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他的两颊往下流,脸色逐渐苍白,讲着讲着,一下昏倒在讲台上……
人们心疼地把李立科送到县城医治,议论纷纷:象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本可以坐在安设电扇或空调的高楼大院里,安静地搞自己的研究工作。可他在科研机关工作了28年,却有24个春秋是在农村度过的。
为了事业,李立科牺牲得太多了。1979年去陕北途中不幸遇车祸,李立科的鼻梁骨折断。只因忙于征集农作物品种,治病被耽误了,导致两耳失聪,靠助听器才能费力地听清别人讲话,并且留下了夜晚头疼失眠的后遗症。为了事业,李立科在1985年把全家从条件优越的“农科城”搬到了偏僻小村甘井
乡。有人说李立科太傻,别人想方设法把家从农村往城市迁,你却从城市到农村安家落户。李立科向他们吐露心愫,甘井农
民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要逐步把甘井乡变成农、林、牧协调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服务业综合经营的富裕型农村,得把自己的后半辈子豁出去!
当他蹲点的甘井乡6年间小麦亩产提高了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6倍多的时候,当他奔波传播技术的合阳县农业总产值5年翻了一番、农民已经摆脱贫困的时候,当整个渭北旱原采用了“以肥调水”等新技术、每年可以增收5亿公斤小麦的时候,李立科还没有把20多年的研究所得全部写成科学论文。
他把论文写在黄土地上,镌刻在农民的心中。这样的论文,是不朽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