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勘探 秦东陵恢宏奥秘初被揭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12
第1版(要闻)
专栏:

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勘探
秦东陵恢宏奥秘初被揭示
本报西安12月11日电 记者孟西安报道:秦始皇建都咸阳,为何把陵墓营造在临潼骊山北麓?历来“不封不树”的秦墓何时演变为“大作丘垄”的秦陵?从雍城秦公陵园到秦始皇陵之间137年的秦公秦王葬于何处?我国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的田野勘探,发现了规模恢宏的秦国东陵园区,使这些历史之谜找到了答案。
据史书记载,自秦襄公至秦二世(公元前770年到前207年)的563年间,共建造4个秦国陵墓区:最早为西垂陵区,葬秦襄公、文公,在今甘肃省西和、礼县一带;其次为雍城陵区,亦称“西陵”,在今陕西凤翔,葬自秦宁公至出子22位秦国国君;再次为芷阳陵区,史称“东陵”,葬自秦献公至庄襄王7位国君;最后为秦始皇陵园。长期以来,在陕西境内的东陵究竟在何处,规模有多大,一直是个谜。
东陵因在西陵之东而得名。它位于骊山西麓,灞水右岸,隔渭河与栎阳(当时的国都)相望,依山傍水,形势险峻。它始建于秦献公由雍城迁都栎阳之时。现已探明,陵园区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目前发现的先秦面积最大的诸侯国国王陵园区。现已发现3个陵园(合秦始皇陵为4个),探明亚字型墓2座、中字型墓2座、甲字型墓3座,陪葬坑3座,陪葬墓区4处、地面建筑7处以及出土了铜、铁、陶器以及筒瓦、板瓦、瓦当等多种器物及建筑材料。其中1号陵园面积为72万平方米,2号陵园为15万平方米,3号陵园为5万多平方米,陵园面积比雍城13座春秋至战国前期秦公陵园面积大数倍以上。1号陵园主墓是两座并列为亚字型的大墓,墓顶现存封土2至4米,墓室均呈正方形;1号墓室面积3480平方米,2号墓室面积3248平方米,均比秦公1号大墓面积大得多。据《史记》记载,埋葬在东陵的秦王共4位、王后4位、太子一位。据专家们初步判断,1号陵园应为秦国称王以后的某个秦王和王后的陵园,可能是秦昭襄王或庄襄王的陵园。2号、3号陵园墓主待考。
秦东陵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韩伟和参加考古勘探的考古工作者程学华、马秉岐等同志认为,秦东陵的发现,不仅回答了秦始皇选陵址于骊山之麓,是想靠近父亲庄襄王、祖父孝文王、曾祖父昭襄王和高祖父悼武王的陵寝,更重要的是填补了先秦王公陵墓的一段缺环,使春秋早期以至秦始皇时期的秦国陵园首尾相接形成系列,从而把秦国陵园制度的完整性全部昭示出来,为研究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新的资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