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英雄的文艺战士高玉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2-16
第4版()
专栏:

英雄的文艺战士高玉宝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出现了一个英雄的文艺战士,名叫高玉宝。他是步兵某团的收发员,写了一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高玉宝的文化水平很低,写十个字就得问人家七八个字。他写这本书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一年零五个月才写成。这是一本自传小说,从“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两年写起,一直写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西为止,主人公就是高玉宝自己和他的家庭。
高玉宝是辽东省复县孙家屯人,现年二十五岁,生长在一个贫农家庭里。一九四七年参加解放军,一九四八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做过通讯员、警卫员、军邮员、收发员的工作。因为他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团结群众,是一位立了六个大功两个小功的人民功臣。
高玉宝是怎样写起小说来的?他的写作过程很动人。
高玉宝只上过一个多月学,但自幼儿爱听故事,爱听说书,爱看旧小说。看过的书他都能说出来。可是直到参加解放军以前,还不会写字。一九四九年八月,部队住在长沙市北面。这时,他努力学习文化,能写上百来个字了,但大部分的字还不会使用。二十五日上午,高玉宝正在学写字,忽然看见别人在看连环画“少年毛泽东”,他借来看后,毛主席幼年学习的故事,使他深深地受了感动。特别是读到这几句话:“毛泽东有一天忽然发生了一个疑问:他所读过的小说中,主人公为什么总是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永远看不见一个耕田汉?”高玉宝回想起自己从前看过的小说,也是如此。于是他把保存在身边的几本旧小说烧掉,决心要多看新书。不几天,部队里发下来一本“沉冤记”(描写农民翻身的故事),高玉宝从书中主人公所受的压迫,联想到自己从前受的压迫,心里想:“难道我就不能把自己的苦处写本书,叫穷哥们全知道吗?”他想起日本鬼子和汉奸、地主们的凶恶面孔,非常痛恨;想起屈死的爷爷、母亲、叔叔、弟弟和那些受难的人,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他下决心写一本书。他订上个本子,拿出他二叔临死时给他的旧钢笔,就开始写书了。因为他文化水平低,十分之七八的字都不会写,斗大的字,写上几行,
一页书就写满了。但他写书的意志是坚定的。他说:一年写不成,写它两年,两年写不成,写它五年。一定要写出来。一方面叫全国穷哥们看了,记住万恶的敌人,枪杆子能握的更紧,解放了全中国,将来建设一个美满的国家;再不然把书寄回家去,给父亲和弟弟看,叫他们牢牢记住,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亲人,免得他们忘本。
这时,他在团里当军邮员,每天把报纸信件分发好了,就埋头写书。不会写的字,除写别字代替外,只得画各种图形符号来代替,至于连画也画不出的字,就干脆画个圆圈。他这样连写带画地写下去,写好一段,问人家一段,把整段的字全问清了,然后把这段誊清在另一个大本子上。他有时心里想的话多,笔下写出来的话少;有时这样写不行,那样写也不行,逼得他满头大汗,在房子里转来转去。可是,他总要把它写出来,才算完事。他常常晚上很晚还不睡觉,还在写书。
在解放广西战役中,部队连续行军,连续战斗。高玉宝不仅积极完成工作任务,还一直在挤时间写书。当一九四九年十二月,部队在广西剿匪的时候,高玉宝的书已写了十几回了。宣教股一位姓迟的股长在他本子上题了两行字来鼓励他:“希望你能继续写下去,把它写成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一样。”团长孙凤章同志知道高玉宝写书,经常鼓励他帮助他,团部的其他同志知道这事,没有一个不鼓励他的,这给高玉宝更大的勇气。
一九五○年六月,高玉宝调到团司令部当收发员,六月天气,暑气熏人,高玉宝住在一个农村老百姓的小房里,房外就是厨房,小房闷热得像蒸笼一样。他怕丢失文件,也不出房乘凉,加上白天黑夜赶着写书,他昏迷过好多次。可是,他还是午睡不睡坚持写书,晚上别人休息了,他常常写到深夜一两点钟。写到母亲死的时候,他难过的写不下去了,那一回就写了十几天。
一九五一年一月,高玉宝在广东潮安县西郊村完成了他的自传小说的初稿。十一月份出版的“解放军文艺”第一卷第六期,发表了高玉宝长篇小说中的前后三段。
我们希望高玉宝同志继续努力,提高文化和各方面的知识,准备将来写出更好的作品,希望我们的文艺战线上能产生更多的高玉宝式的英雄。
(根据解放军文艺杂志的材料编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