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粮食“双轨制”为何难推行——温州瓯海县辽东米市的遭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15
第2版(经济)
专栏:来信

粮食“双轨制”为何难推行
——温州瓯海县辽东米市的遭遇编辑同志:
最近,听说温州辽东米市专业大户包东弟,被乐清县检察院扣押。为此,我们到了辽东。
温州瓯海县的辽东米市场,是1984年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温州人多地少、严重缺粮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由200多个农民自愿结合组建了8个米行和3家饲料厂,形成了为群众生活服务的粮食流通体系,是浙南地区最大的米市之一。四年来,这个市场的粮食吞吐量已达2500万公斤以上,它为解决温州粮食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然而,11月8日,当米市大户之一的包东弟将从上海市崇明县、福建省福鼎县等地购进的90万公斤小麦运往乐清盘石面粉厂加工(9月2日已与面粉厂签订了加工协议)时,被乐清县粮食局、财税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扣留了,认为这90万公斤粮食是非法投机倒把搞来的。被扣留的粮食,有些放在露天堆场上,恰逢连续三天下雨,虽有帆布遮盖,但小麦被雨淋湿的还是不少,约有1万公斤发芽1寸多长;有18.3万公斤仍在船上没有卸下来,船不能开,由包东弟每天支付船费300多元。11月13日,乐清县工商局还到辽东门市部拿走了全部帐本及发票,致使门市部被迫停止营业。群众反映,“十三大刚开,为什么政策变得这样快”?包东弟到处奔走,多方求援,都无济于事。11月21日,他本人也被乐清县检察院扣押,虽第二天就放回,但此事在群众中反响很大,认为风向变了,粮食不能经营了,“双轨制”不行了,米市的其它几个大户个个提心吊胆,都准备不干了。
对此,我们认为:一、粮食实行“双轨制”是中央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但是,在实施中困难重重、阻力很大。我省人多地少,粮食比较紧,可以适当控制粮食出省,但从省外购进粮食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县为单位完成粮食定购任务之后,在省内的粮食流通管理应当从宽。否则,发育不健全的“双轨制”将会夭折。二、对辽东米市粮食被扣这件事,温州市已两次派出调查组去乐清调查,但因认识不一,至今仍未解决。看来,这件事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效果来看,都应尽快地实事求是地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好。三、温州是经济试验区,制订政策、处理问题更应该宽一些,否则就无所谓经济试验区了。
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调查组
李云河 王丰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