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克服党内错误思想的正确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16
第1版(要闻)
专栏:

克服党内错误思想的正确途径
本报评论员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对于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作了极其深刻的科学的论述,对于澄清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外以及国内外的模糊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以下几点,我们认为很值得党内外的同志,特别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认真研究:
第一,报告几次分析“左”的和右的错误,但通篇没有采用“反‘左’”或“反右”的提法。这当然不是说党内不存在,今后也不会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更不是说当这些错误思想出现时不要去反对,而只是又一次表明了党中央不再搞政治运动的决心。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为了避免和克服各种偏离党的路线的倾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党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曾经不适当地开展反倾向斗争,甚至使之发展到荒谬的程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致力于不靠搞政治运动而靠正面教育和正确批评来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积累了很多新的经验。九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这条途径解决党内错误思想倾向问题,是可行而有效的,深得人心,有利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我们要沿着这个路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决不能再搞政治运动那一套了。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报告提出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指出:“在初级阶段,在我们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之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将长期存在。如果思想僵化,不改革开放,就不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也就会在实际上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滋长和蔓延。”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排除僵化和自由化的关系,而且告诉我们排除僵化和自由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不是写一两篇文章就能奏效的,而是要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第三,报告紧接着又指出:“从总体上说,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既然僵化和自由化的错误思想都要排除,为什么又说“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呢?这并不是我们对哪一种错误思想的偏爱或偏恶,而是从建国以来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过去我们主要吃“左”的亏,有些僵化的观点已经存在二三十年,并被当作正确的东西向人们灌输,“左”的积习很深,改起来很不容易。这一点,人们都有亲身的感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到扩大企业自主权,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开放劳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一直到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等,有哪一项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不是主要来自僵化的旧观念和习惯势力?过去是这样,今后改革中遇到阻力恐怕还会是这样。所以,在指出要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的同时,又强调“从总体上说,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符合实际的。此外,长期以来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左’是认识问题,右是立场问题”,似乎“左”比右好。于是,宁“左”毋右便成为一些人恪守的信条,因而,右一旦被发现,只要采取措施坚决,就比较容易克服;而排除“左”的干扰,扫除“左”的阻力,比纠正右的问题,难度大得多。提出“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有利于我们去排除这方面的积习,而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会放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应该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并不意味着这是“整个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相当长时期”,主要是指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加快改革这个时期。至于以后,究竟哪个是主要任务,现在说不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化会抬头,成为主要的;也可能因为改革进行得有成效,增加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自由化的市场反而缩小了。
第四,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同志是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赞成改革开放的;固守僵化观念的人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是极少数”,并提出:“不要把思想一时跟不上改革步伐说成是僵化,也不要把思想解放中讲了点过头话说成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很重要的量和质的界限,是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党内思想矛盾时一刻也不能丢掉的。
十三大开得深得人心,十三大报告中关于排除僵化和自由化思想的论断也是深得人心的。有了党的基本路线,有了正确开展反对党内错误思想的方针和做法,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