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实行住房商品化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3
第2版(经济)
专栏:房改天地

实行住房商品化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浙江财经学院 余丽生
前年对城镇居民住房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约有26%的住户缺房,其中3%的居民无房。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亟待解决。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对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十分重视,并为争取到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的奋斗目标而作了不少努力。浙江省住宅建设速度较快,从1979年至1985年新建住房2900万平方米,相当于1979年前30年新建面积总和的两倍,人均居住面积已提高到了7.7平方米,就是一个例证。从浙江省的经验来看,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紧张问题,关键在于改革旧的住房制度。我认为,造成住房紧张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住房建设赶不上客观需求。而这又与长期以来实行的住房制度本身的弊病不无关系。
实践证明,职工住房由国家“统管统分”,实行低房租制,不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带来许多问题。诸如住房建设资金匮乏,社会对住房的过高需求得不到有效抑制,不少人通过关系多占公房,分房苦乐不均,助长不正之风,等等。而改革旧的住房制度,推行住房商品化,住宅建设部门就可以通过订购、预付资金等办法,筹集到一部分建设资金,使住宅再生产增加资金来源,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快住宅建设的步伐。
浙江省从1980年6月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后,到1986年年底共计出售24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这不仅对加快住房建设,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起了一定作用,而且有效地抑制了社会对住房的不合理需求,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