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中科院计算所面向市场搞科研 所办高技术开发公司成为联结实验室与市场的纽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3
第3版(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中科院计算所面向市场搞科研
所办高技术开发公司成为联结实验室与市场的纽带
本报讯 记者杨良化报道:面对众多民办科研机构涌现、科技拨款逐步改为基金制的挑战,国家大型科研单位怎么办?作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方面建立最早、科技力量最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出了一条以所办公司为枢纽、把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紧密联系起来、靠研制高技术产品推动科研、靠开发经营收入养活研究所的路子,受到科技界的瞩目。
计算所拥有近千名科技人员,是中国科学院100多个研究所中规模较大的研究所。建所30多年来,他们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由于旧体制的壁垒和束缚,有很多高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科研项目的确立也往往脱离社会实际需要,大量科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1984年,一批有志于改革的科技人员从书斋走向市场,创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公司以全所科研人员为后盾,以市场为目标,既挑选有市场需求的现有成果组织推广,又根据社会需要确定选题,独立开发高技术新产品。他们研制出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解决了各种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和微型机的中文输入难题,获得了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举办的汉字系统对口赛一等奖。这种联想式汉字系统三年中已研制出三种型号七个版本,不仅在国内20多个省市6000多台计算机上得到应用,还销售到了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市场。公司推出的另一个重点产品传真微机联结系统,可以巧妙地把国内外各种类型的传真机同微型计算机结合起来,兼有传真、存储、图文显示、打印、编辑、保密通讯等多种功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仅今年一年,这个公司就完成科研成果18项,一批批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的计算机新技术产品正源源而出。
随着科技开发事业的发展,一个采取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组织形式的多层次技术开发经营队伍正在中科院计算所形成。现在,计算所里许多研究室承担了公司的开发性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高中级科技人员也转变观念,乐于“下海”直接投身公司的研究、生产乃至销售后维修服务等工作。通过创办公司,计算所众多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地,公司所取得的经济收益又反过来支援了研究所的基础和尖端科研工作,全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