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看周志刚演《闻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3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看周志刚演《闻铃》
俞振飞
《闻铃》是《长生殿》中一折,在昆剧舞台上绝响已久。最近在上海看周志刚两次演《闻铃》,一次比一次演得好,不禁感慨良多。
在我的记忆中,这出戏只有昆曲全福班的沈月泉唱过,“传”字辈中不知有谁演过,我没有见到。我父亲俞粟庐会唱,但没登过台。我随父亲学官生戏,第一出是《八阳》,第二出就是《闻铃》。我虽会唱,也没有演出过。究其原因,恐怕这是一出唱功戏,两支《武陵花》共一百板,有“百板武陵花,一曲一出戏”之称,演员若无一副好嗓子是难以胜任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戏,当然很少有人问津了。
周志刚是上海昆剧团的小生演员,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第二届毕业生。他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一九八四年,周志刚提出要向我学这出戏。我很高兴,为他录了音,帮他纠正咬字发音。他学得认真,进步很快,又特地到苏州向沈传芷老师学了身段,这样,为这出戏的演出打下了良好基础。周志刚的嗓子有嘡音,适宜唱官生戏,尤其在真假嗓的过渡上,了无痕迹,这是很不容易达到的境界,也是他能唱好这出戏的先决条件。
《闻铃》这出戏,不仅在唱腔上要一气呵成,而且在情感上必须将唐明皇这个人物在前面《埋玉》中的情绪带下来,做到声情并茂,这戏才好看、耐看。周志刚的演唱基本上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上海昆剧团在近二年来能挖掘出这样的戏来,是一个可喜的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