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满负荷工作法有利于集约化经营 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就推广这一经验答本报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5
第1版(要闻)
专栏:

满负荷工作法有利于集约化经营
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就推广这一经验答本报记者问
本报讯 不久前,本报报道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实行满负荷工作法的经验,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如何让这一经验在全国企业开花结果?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国家有关部门准备怎样推广满负荷工作法?
答:为了推广满负荷工作法,国家经委准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组织对满负荷工作法的理论研究,要在深入调查和组织经验交流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和完善满负荷工作法并作出更科学的评价。二是组织好试点。初步考虑明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左右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实行满负荷工作法的示范厂,先行试点,摸索经验,进一步提高。三是准备明年初在石家庄市召开满负荷工作法的现场培训班。
问:如何看待满负荷工作法,推广这一经验有哪些现实意义?
答:满负荷工作法是以企业家的眼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管理企业的一种方法,它是借鉴国内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提出来的。它有几个特点:一是有利于企业树立长远战略思想和目标。满负荷工作法既规定企业的长远目标,又有分阶段目标,有连续性,对于抑制企业的短期行为会有较好作用。二是适用面较宽。各行各业的具体管理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提高效率的要求是相同的。只要掌握这个基本思想,因地制宜地确定具体内容和指标,就会收到好的效果。三是易懂好学。其含义通俗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各项指标简单明确,也便于掌握和考核。我们认为,实行满负荷工作法对于企业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企业中,人、财、物综合效益不高,许多环节上浪费的问题仍很严重,亟待解决。如一线生产工人比例低,工时利用率低,资金利用率低,生产设备能力不平衡,物质消耗高等问题,说明企业的潜力是很大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经营机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把潜力挖掘出来。而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与满负荷工作法有机结合,是使企业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挖掘企业潜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在更多的企业中推广满负荷工作法。
问:推广满负荷工作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我以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灵活运用。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实行满负荷工作法的具体内容和做法也不应完全一样。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方法,才可能使满负荷工作法充分发挥效用。要防止照搬照抄别人的现成做法,不要搞形式主义。二是要把落实承包经营、完善经济责任制、建立厂内银行并划小核算单位、搞活企业内部分配以及加强基础工作和争取企业上等级等项工作同实行满负荷工作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兼容并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配套地发挥合成的效用和整体的效果,真正实行集约化经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企业要树立长远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要确立经营管理的主导思想,并把这个主导思想通过实行满负荷工作法落到实处,这样才有利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四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满负荷工作法。这种方法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也应在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广大企业在学习、使用时都有这个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