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条件不好政策好 元氏县外籍知识分子无一调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条件不好政策好
元氏县外籍知识分子无一调离
本报讯 53岁的化工工程师何光临放弃天津市某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只身来到河北省元氏县安家落户。在这个条件简陋的小地方,他利用自己的5项科研成果兴建5个化工厂,并全部投入生产。产品销至京、津、沪三大城市,今年就可为元氏县创造利润近百万元。何光临激动地对县委书记张彦彬说:“如果不是元氏县委那么看重我,不要说出成果做贡献,个人命运怎样还不知道呢!”
何光临曾因将自己发明的部分成果转让给乡镇企业,被错判有期徒刑17年。元氏县委、县政府在对他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他平反出狱后,县里立即聘请他任县经委高级工程师,并拨专款15万元,建起河北省第一家县级“应用化学研究院”,由何光临出任院长。
几年来,这个县从各省市区招聘来一大批科技人员。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就有86人。高级工程师张志蓬来元氏县不久,便打开了与美国化学商的联系渠道。他提出在元氏县建设“内地小型经济特区”的设想,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
这个自然条件并不怎么好的小县,何以能招来这么多能人?县委书记张彦彬说:“这主要靠正确的政策,给科技人员提供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到在这个小地方同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多年来,这个县在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住房分配、家属及子女就业等问题上,没发生过大纠纷。几百名外籍知识分子无一人要求调离该县。
元氏县委、县政府不仅想办法吸引外地科技人员,也注重对本地现有科技人员的信任和爱护,放手让他们发挥专长。县电力局技术员王发民、企业局张同彦过去一直在局机关工作,专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县里一系列优惠政策所鼓舞,他俩主动申请到宋曹乡小孔村工作,仅用35天,就为当地解决了解放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电力灌溉问题。 (王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