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邹荻帆致黄东成 含英咀华——读《香港多棱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8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邹荻帆致黄东成
含英咀华
  ——读《香港多棱镜》东成同志:
你好!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读到你的诗集《香港多棱镜》。我半天时间就读完了全部,因为我是那么如饥似渴,要从你的诗作里了解香港的当前情况。原因有二,一是我在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和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都在香港逗留过,我怀恋那个地方。二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已正式签字,今天、特别是未来,香港都会有巨大的变化,当然,暂时我还得多关心目前港胞的反应。
你的诗集,正是这样把我带进了南方的香岛。应该补充说一句:即便过去没有去过香港的很多人,也都是关心着那颗南方的明珠的,那儿的人都是我们的手足,那土地也如同我们的手掌,十指连心。
这分为三辑的诗集,一辑辑让我含英咀华。在《我爱香港》中,我看到海上点起十万盏彩灯,组成“我爱香港”,庆祝谈判圆满的结果,而这四个字,也正是十亿同胞的呼声。它组成的不只是“我爱香港”四个字,而是“我的中国心”彩色密集的光点。你唱道:
我走在香港的街头
一步步,一步步,
丈量着——
伟大祖国神圣的版图。
(《我走在香港的街头》)我感到,那欢乐激动的一步步,不只是你在走过那街头,其中也有我们。这是庄严的步子踩着神圣的进行曲,高举山峰般的头颅,挺起澎湃海洋的胸脯,歌声是: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在《异地乡情》中,你抒情地写了你们兄弟相聚于香港之情。阔别34年后的重聚,你不能不动情而歌。而你写的手足情深,也代表了无数同胞的心声:我们都是手足情深。《你再要一套家乡的照片》,写了你胞兄怀恋家乡之情,很希望看到自己少年时家乡情景的照片,你所提到的那些故土的风物,如古老的小街、三代的旧屋、掏过雀蛋的榆树、夏天的河滨、煽着风箱的老铁匠铺……都饶有诗意。而你又笔锋一转,写了旧貌变新颜,提高了诗的意趣。《望月》一诗,写了海外游子望月思绪,仿佛一首思乡小令。这笔墨惹起的乡思,也深深蕴含爱国之心。
我还得感谢你给了我们一张张香港人物的剪影。诗与其它文学艺术一样,应该有历史的声音面貌,当然,诗更多地是写那心灵深处激发的火花,而不在表面地形声绘色、评头论足。你写了九龙的残女看到张海迪的故事而激动,写了贫困的卖牛肉串的诗人,写了艺术商品化的歌女,写了手不离笔、身不离座的老报人,写了在港开业中医的厄运以及一个温文尔雅然而心狠手毒的现代资本家……这些都让我们对那社会的人生百态有更深的了解。
值得称许的是,你还看到“先进中的匮乏”:
电脑复杂,
人脑简单。更有“世界第一流的电子看相术”:
啊,人的命运,
竟深信不疑,交给
由人自己所发明的电子技
术,
三秒钟全自动的演算。于是你发现:
信念失落了,
人的精神
才极端的匮乏。你从这普通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真理,富有哲学意味:有了先进的技术,并不等于就有了先进的思想,精神的匮乏会使人成为技术的奴隶。二者必须并驾齐驱,互相促进。
听说你还将有机会再去香港,祝愿你更深刻地观察,写出更多的佳作。
邹荻帆 1986年11月5日
(注:诗集《香港多棱镜》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