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谈师范院校的审美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8
第8版(副刊)
专栏:

谈师范院校的审美教育
虞频频
审美教育对于师范院校具有特殊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为人师表,师范院校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发展,关系到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更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如果到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调查一番,结果难免使人摇头。师范院校生源不足,招生之始就无法考虑审美修养和有关方面的才能;而且大都定向招生,不少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目前有些边远山区文化设施落后,再加上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只知道在功课上加码,不重视青少年活泼高尚的情感的熏陶、生动的个性的培养,师范院校学生普遍审美素质先天不足。不少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不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甚至不会使用普通话,只能用方言交谈。据对一个师范学院的抽样调查,大约有半数左右学生在中学里没有上过音乐课和图画课,也没有有关的兴趣小组和活动,他们不识乐谱,不会画简单的水粉画,写不好中国字,更不要说演戏、弹琴、组织一场象样的文艺晚会了。校园业余生活单调,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则乘隙而入,有人以喝酒、打麻将等等作为自己的爱好。这种状况若不花大力气改变,他们出去后真难说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有可能贻误我们国家、民族下一代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这决不会是危言耸听。
我设想,各类师范院校有必要把美学列为公共必修课,放在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同等的地位上,在师范院校学生中普及审美教育的知识。还应有计划地在师范院校开设一系列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如文学名著欣赏、名画欣赏、乐理常识、名曲欣赏、影视鉴赏等等,细水长流、潜移默化,陶养情感,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把具有一艺之长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让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业余时间自觉地进行歌、舞、剧、书等各类艺术训练,这要求恐怕也不算过分。
我国古代有着审美教育的传统,棋、琴、书、画四艺曾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有健全的下一代,让我们从将要担负教书育人责任的人抓起,先培养一大批优秀健全的老师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