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立足本地 发展传统家庭经济 淮阴走出贫困地区开发新路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29
第2版(经济)
专栏:

立足本地 发展传统家庭经济
淮阴走出贫困地区开发新路子
本报讯 本报记者黄彩忠、新华社通讯员苏淮轩报道:江苏省淮阴市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十年浩劫使这里成为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发生了大变化,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7.5亿公斤。
淮阴市在几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立足本地,在发展传统的家庭经济上做大文章,开拓出新的农村生产力的生长点,组织农村剩余劳力大搞专业型、集约型经营;开发零星土地、水面和屋前宅后隙地,大搞综合型经营;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大搞深度加工的循环利用型经营。
全市200万农户以户为单位,以庭院为主要阵地,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项目,做到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户办联户办企业一齐上,形式活泼,适应性强,风险小,收益大,各显神通,效果十分显著。这个市的金湖县利用大片湖泊发展水产养殖,成为全国有名的禽蛋之乡,人均向国家交售禽蛋超百斤。泗阳、涟水、淮安等5县利用堤坝坡地发展蚕桑林果,成为江苏后起的丝绸之乡和水果之乡。苏北有名的洋河镇、双沟镇、高沟镇和汤沟镇,大力发展酿酒业,成为有名的酒乡。全国闻名的“耿车模式”就出在这个市的宿迁县。在耿车经验的启发下,全县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户办企业发展到2.29万多个,联户办企业2500多个,他们的收入已占全县农民总收入的16.4%。
现在,淮阴市户办、联户企业已达10万多个,今年创产值12亿多元,加上大田经济、多种经营产值可达50多亿元。农民家庭收入增加了,历史性地改变了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从而又促进了粮食的增长和地方工业的发展,使全市经济发展过程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今年,淮阴市粮食总产达到59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登上100亿元的新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