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论解放思想繁荣理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30
第1版(要闻)
专栏:

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
——论解放思想繁荣理论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深入进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全党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基本口号,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上破除了教条主义的禁锢,在实践中打破了过去的僵化模式的束缚,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宽广道路。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们才不仅在九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而且以新的实践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青春的活力。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它的发展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面对实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再学习,从而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清除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根据新的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新的发展。从认识的过程来看,这就是实事求是。它要求我们不受某种固定的标签或模式的束缚,无条件地服膺实践的裁决。由此,我们做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由此,我们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得出发展生产力是全部工作的中心的结论。我们说解放思想没有止境,那就是说我们的实践永远不会停滞,我们对于我国国情的认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的认识永远不能穷尽;我们说解放思想也有一个界限或制约,那就是说我们想问题搞理论不能离开国情和实际,不能有碍于发展生产力。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标准,这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的理论工作的根本方针。我们的理论勇气源于此,我们的严谨态度也源于此。
实事求是与因循守旧是不相容的。我们的实践在发展之中,我们的理论要跟上实践的步伐,适应实践的需要,就不能不具备无畏的探索精神与旺盛的创造活力。十亿人民的伟大、丰富、生动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强烈要求理论的繁荣,也为我们理论的繁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的历史条件。同这一伟大的事业相比,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状况很不相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整个理论、文化的发展状况也很不相称。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探索和开拓,在理论研究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有比较好的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空气,我们什么时候就能够收获比较丰硕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就有生命力,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延安时期就是这样的例证。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上来描述延安时代的空气和风格。例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等等。如果从理论界思想界的活跃这一点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实是延安空气和风格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条件比住窑洞、吃小米的战争年代好多了,我们的力量壮大了不知多少倍,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害怕人们讲话、害怕不同意见、害怕理论探索与争鸣,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可以创造出新的延安空气和延安风格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绩,就是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探索创造,实行“三不主义”的结果。反过来,我们的理论工作之所以还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则是同意识形态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空气还很不够有关。进一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加上理论界艰苦扎实的劳动,才能扫除一切萎靡的、粗暴的、僵化的、陈腐的东西,荡涤教条主义和其它种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污泥浊水,振奋起全民族面向实际、探索创新的勇气,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创造活力大大发扬,而这正是我们的理论与事业不断发展的希望所在。
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了探索创新的理论气氛,有了理论工作者本身的努力,一支包括大批新生力量的富有创造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学习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是全党的任务,这支理论队伍则是党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专门人员。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引导大家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探索上来。这是理论队伍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理论队伍团结的基本前提。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全党日程,新的历史发展向我们的理论队伍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理论能够说明实际、指导实践。可以说,谁解决的新问题多一些,为改革贡献的力量大一些,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就高一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都要争当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原料,党的十三大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理论天地。让我们为争取马克思主义新的大发展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