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大国的喜与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30
第6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日本:经济大国的喜与忧
本报记者 孙东民
日本正以喜忧参半的心情送别1987年。的确,从中曾根内阁到竹下内阁的政权更迭,从日元持续升值到股票暴涨暴跌和地价狂升,从美国对日本实行半导体贸易制裁到东芝机械公司事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可以说是在动荡不安的形势下度过即将逝去的一年。
在日本经济生活中,今年是日元大幅度升值的一年。去年的最后一天,日元对美元的比价还是160.1∶1,而今年12月28日两者的比价已达123.55∶1。今年春季,当150日元兑换1美元、日元出现“战后最高值”时,日本政府有关当局和经济界人士曾经忧心忡忡,担心这会对日本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到年底,在日元进一步升值之后,有关当局和经济界人士反而不再惊慌,而是“相当平静”。日本经济企划厅宣布,由于及时采取了财政、金融对策,年初因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不利因素已逐渐得到克服,经济结构正顺利地由出口型向内需主导型转换。同时,物价稳定,失业率下降,公共投资、设备投资、个人消费等宏观经济指标看好,今年度经济实际增长率将达3.7%。专家们说,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就象吃中药,来得慢,但效果长,有利因素正逐步显现,日本经济开始从“升值恐怖症”中解脱出来。
今年,日本经济生活中的另一特征是所谓“资金剩余”现象。日元升值抑制了出口,同时制造业因前景不明缩小设备投资,使企业剩余资金膨胀,大批资金流入股票和不动产市场,造成股票暴涨,地价腾升。面额5万日元的电信电话公司的股票,今年最高涨到300万日元。而东京银座的地价,竟升至3.3平方米价值1亿日元以上。据经济企划厅估算,国土面积仅有美国的4%的日本,地价总额按时价计竟是美国的2.5倍。在“资金过剩”的背景下,日本海外金融投资和不动产投资剧增。据估计,今年日本的对外纯资产将由去年的1800亿美元增加到2500亿美元,而美国的债务则增加到约4000亿美元。此外,按1美元兑换160.1日元计算,去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269美元,而如按1美元兑换125日元计算,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1万美元,名列世界前茅。
不过,笼罩着经济大国日本的显然不都是美丽的光环。造船、钢铁、煤炭以及与出口有关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因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和不利影响。地价暴涨和高物价,使一般老百姓并不因国富而感到富裕;当局的统计表明,迄今日本因日元升值得到的好处“没有充分还原给社会”,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有人指出,日本出口赚来的钱大部分又流到海外,没有多少用来增加国内资本和提高国民生活。
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日本与美国的经济摩擦一年来始终没有间断,并且有加剧之势。“半导体制裁”还没有完全解除,接踵而至的是“东芝机械公司事件”以及在关西机场投标和农产品进出口等问题上的对立。除美国外,日本与欧洲共同体国家、亚洲国家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同样没有得到缓解。
日本报刊认为,今年日本的“对外形象显著恶化”,据分析,是由种种因素促成的。日本不断增加的巨额贸易顺差,加剧了世界贸易的极端不平衡;日本的对外投资中,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直接投资仅占8%,而证券投资却占35%;日本的录像机、复印机、半导体、数控机床、汽车等大量销往国际市场,但日本国内市场却迟迟不愿对外敞开大门。此外,在裁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1987和1988年度防卫费预算连续突破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军费大国”。凡此种种,显然不利于改善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在世界上受孤立的处境。
在辞别旧岁,迎来新年之际,日本人的心境是复杂的。闯过了日元升值的难关,使经济得以继续发展固然可喜,但面临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们难以乐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