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阅读
  • 0回复

建设中的坦桑尼亚第一座煤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5
第6版(国际)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建设中的坦桑尼亚第一座煤矿
  本报记者 李文政
坦桑尼亚西南边陲,重峦叠嶂,绿水长流,绵延数百里的依沃古山巍然耸立。就在这里,中国煤矿专家们开山、建井,使沉积于2.8亿年前的煤层终于从漫长的睡梦中醒来;坦桑尼亚的第一座煤矿不久将建成投产,年产煤可达15万吨。
目前,坦桑尼亚的经济建设面临不少困难,其中能源短缺尤为严重,每年不得不拿出全部外汇的60%购买石油。如果坦桑尼亚蕴藏的较丰富的煤能得到利用,那将会减轻对外国能源的依赖,推动坦桑尼亚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承接了双方共同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煤矿项目。
80年代第五年,基威那煤矿的兴建工程正式开始。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建设者与当地工人一道,搬运土石近30万立方米,在这里建起了洗煤和发电车间,安装上四条长达178米的运输带钢铁支架,建起办公楼及矿井生产配套设施。随着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和相应变配电设备的吊装完毕,基威那煤矿地面建筑与安装工程的施工已近尾声。
中国建设者们与坦桑尼亚工人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正建造着通往那宝藏的地下长廊——巷道。巷道之于煤矿,正如血管之于心脏;只有巷道开通,四通八达,煤矿才获得它的生命力,那源源不断的乌金才能被运到地面,转送到电站、工厂,变为光和热,为人类服务。
当记者顺着巷道走入矿井时,小矿车来来往往,铃声叮叮当当,送材料,排石渣,一片繁忙。在巷道的掘进工作面上,人们在紧张劳作着。钻机的声响与送风机管道的噪声连成一片,震耳欲聋。工人们操作着钻杆长达两米的风钻,目光盯着岩石,风钻突突作响,激烈震颤;工人们全身抖动,汗流满脸,衣服湿透。站在这紧张的掘进工作面上,没有人不为中坦两国建设者的这种献身精神而肃然起敬!
中国煤矿专家组正是充满这种献身精神的群体。组长陈文林如今已两鬓如霜,每天还冒着酷暑在工地上奔走。掘进班班长李丙树两次得疟疾,发烧41℃时,仍要坚持工作;50岁的分队长老梁在掘进工作遇到险情时,都亲临现场,主动排险,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机电队的同志在当地工人中,培养出会计、车工和各种专用设备的司机。正是这个光荣的群体,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排除种种困难,从井下挖出十余万立方米石渣,出色地完成了计划。
坦桑尼亚领导人尼雷尔、姆维尼先后视察了这一工程。姆维尼总统说:“对于饥饿的人,与其给他一条鱼,不如给他一张鱼网。中国在我们困难时期帮助了我们,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中国同志给我们一张‘鱼网’,一张自力更生的‘鱼网’,你们走后,我们也能捕到‘鱼’。”
是的,中国的煤矿建设者们与坦桑尼亚朋友一起正在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编织着这张自力更生的“鱼网”。(附图片)
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尼雷尔视察基威那煤矿自备电站施工现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