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精明干练的人们——闽南沿海地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6
第2版(经济)
专栏:

  精明干练的人们
  ——闽南沿海地区见闻
  本报记者 李德民 钱湜辛
在福建,记者到过晋江、莆田等沿海地区的十几家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接触了不少精明干练的人。这些前几年还只会犁地、挑土、跑小生意的农民,今天以厂长、经理、董事长的身份同记者侃侃而谈。从他们的谈吐中,记者略略窥见他们企业的兴旺之道。这里记下一鳞半爪。
消息灵通人士
去年12月2日上午8点多,记者到晋江县石狮镇采访胸罩服装厂的厂长宋太平。一见面,他就说:“二位今天在《人民日报》第一版上发表的新闻中提到了我们厂,谢谢!”这使我们惊讶。
昨天,12月1日,省委书记陈光毅到晋江县同农民企业家座谈,鼓励他们按十三大精神放手干,我们写了新闻稿连夜发往北京。即使新闻于2日见报,石狮镇也要到3日才能看到福州印制的人民日报,宋太平怎么可能在报纸刚印出三四个小时就知道了头版内容呢?他说:“福州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的。”记者不禁称赞,好一个消息灵通人士!
宋太平是全国百名优秀农民企业家之一,他们厂生产的“爱花牌”胸罩是名牌产品,远销海外,已进入巴黎市场。建厂4年来实现产值1438万元,上缴税利88万元,厂里现有工人500多名。请他谈谈这个局面是怎样开创的,他说:信息帮了大忙。
他原来是个种田的,后来搞汽车零件加工,与胸罩素昧平生。4年前外贸部门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胸罩出口走俏,而全国胸罩厂屈指可数,产品少,式样旧。现在不但国外市场要胸罩,中国妇女戴胸罩的也多起来了。他就动了办胸罩厂的念头。后来他又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各地针织厂都压缩了女用背心的生产,国内市场胸罩也走俏,于是,决定生产胸罩。他满有把握地说,胸罩生产至少还有十年的“黄金时期”。
报纸的热心读者
“全国数重庆人的脚最小”,晋江县陈埭镇服装鞋帽公司经理林土秋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在许多地方都有信息点,对哪里人脚大,哪里人脚小,有所研究,为的是发货时对路。林土秋说,人一出生要穿鞋,死了还要穿双鞋,制鞋业是大有前途的。可是全国那么多大厂、老厂,我这个500来人的小厂要想争一席之地,只有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他很得意的告诉记者,1981年市场报上登了一条不起眼的消息:1982年江苏泡沫塑料凉鞋可能脱销。他抓住这个线索,马上跑到厦门购进原料,加速生产大量凉鞋。厂里发了一笔不小的“凉鞋财”。
像林土秋这样善于读报的人,记者遇到不少。莆田光学机电厂的林金耀和我们交谈时脱口而出:1980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上登了一篇评论员文章,他读后觉得可以放手搞联合。我们回京后查了一下报纸,他说的准确无误。那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现在,他的厂设置专人收集报纸,把有关材料剪贴起来,汇编成册,随时翻阅。他坦率地告诉记者,他看报,一是看政策,二是看信息,也准备有朝一日打官司时派用场。记者到晋江县岭畔村陶瓷专业户吴清河家,一进家门,就像进了一间大办公室:墙上贴了全国铁路运行图,玻璃柜里摆满一件件装饰型陶瓷样品,桌上摊开几份报纸杂志,其中有一份是人民日报。过去有一种说法,人民日报的读者主要是县团级以上干部。看来,这种陈旧的观点该变一变了。
优势就在脚下
莆田、晋江这些地方,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半亩。从发展农业来说,这是不利条件;但从办工业来说,这里又有优势,那就是剩余劳动力多。加上这些地方是侨乡,闲房、闲钱也不少。精明的人,一眼就看到本乡本土的这个优势。
黄赛峰、黄赛平兄弟是从莆田县石西村出去的华侨,前几年回乡看了看,认准了石西村的优势,办了个莆光电子有限公司。现在公司日产电子表30万只,年产1亿只,在香港电子表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赛平对我们说,这里的人,吃苦耐劳,文化水平也比较高,这都是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办厂所没有的优越条件,就是在福州、厦门也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在莆田装配一只电子表,只支付7分港币的工资,而在香港要4角港币,相差近5倍。公司从海外进口廉价原材料,使用这里廉价劳动力,就能生产出廉价电子表到国际市场竞争。工人月薪平均150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双方得利,回乡办企业,我何乐而不为呢?他说,现在国内投资环境很好,一个企业家,如果在中国这样的环境都办不好企业,在其它地方就更无能为力了。
晋江县的岭畔村,人均占有耕地只有2分7厘,在“以粮为纲”的年代人均年收入才百元左右,1986年达到了820元,今年可望达到900元。记者走访了两户普通农家,看了他们住的、吃的,那水平已不是城里一般工人、干部所能相比的了。问他们靠什么致富,他们说,就是靠脚下储量丰富的高岭土和老祖宗传下来的制陶技术,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根据市场需要,生产琉璃瓦、釉面砖、马赛克及各种异型陶瓷。高岭土在岭畔人脚下踩了几千年,直到近几年才大量变成“黄金”。
记者在晋江、莆田接触的精明人,多是农民,他们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见过多大世面,可是他们信息之灵,眼光之远,手脚之快,令人佩服。有很强的商品经济意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莆田市一位领导同志还向记者谈到一个经营禽苗的专业户,他往上海贩运雏鸡,一路上用车、用船、用飞机,运的全是鸡蛋,一到上海,蛋壳破,雏鸡出,不早也不晚,计算得极为精确。而这样精明的人,前些年竟也免不了饿肚皮,直到近几年,英雄才有用武之地,精明才有致富之门,这表明了什么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