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阳城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心齐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顺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阳城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心齐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顺利
新华社太原1月5日电 (记者冯东书)山西省阳城县两年多来在政治、经济领域里推行的改革措施都搞得比较顺利,为此,党的十三大以后,它又被省里确定为党政分开的试点县之一。记者在这个县向一些干部打听,为什么许多改革措施在这里能做得顺手?人们的回答是:主要原因是县里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心齐。
阳城县两年多来在全县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了干部试用制,干部岗位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个县一年产煤300多万吨,他们针对过去运销中存在的问题,改革了煤炭运销体制。他们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过于分散零碎的耕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改善了土地的经营。他们还处理了一批在改革搞活中发生的案子,打击了歪风邪气,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个县做这些事,第一没有经验,难免有失误之处;第二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上下左右的压力不小。但是由于这个县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能齐心协力,就把一个个困难都克服了。
记者在这个县采访了几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县长说他们的书记是开明书记,说副县长都一个个怎么会办事。县委书记则说县长正派能干,说副书记协调工作做得好。副书记又说书记、县长手中有权不乱用,很尊重人。他们都庆幸自己所在的这个县党政领导班子里都是做事的人,没有搞小圈子的,不怕互相抓辫子。这使人觉出他们之间有着一种互相信任的感情。这个特点使他们在讨论工作时都能放心地谈,拍板决定以后都能放心地去干。这个特点也使他们在各自分工的范围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县委书记就从来不批条子开支财政上的钱,有事总是请人去找县长解决。县委在推荐干部时,也总是先征求县长、副县长意见,然后才拿到会上研究。
阳城县现在障碍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是缺电。原来县里的一些主要负责人主张建大变电站,后来经过反复论证,他们服从了别人的意见,利用本地多年积压的煤粉新建一个1.2万千瓦的发电厂。现在这个电厂的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已开始运行。他们能做到谁对就服从谁,所以事情就好办了。
这个县的负责人中也并非没有人犯错误。但是没有人坚持错误。县委一位负责人,过去没有经过审批占地盖了房。大家在整党中指出以后,他马上尊重大家意见,检查改正。这就使县里的一些经济案子能干干脆脆地处理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