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国营上海第二棉纺织厂 揩车工人王国柱解决了跳筒管问题 四万多锭子一年可增产节约一百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2-22
第2版()
专栏:

国营上海第二棉纺织厂
揩车工人王国柱解决了跳筒管问题
四万多锭子一年可增产节约一百亿元
国营上海第二棉纺织厂揩车工人王国柱想出解决跳筒管问题的办法。全厂实行这个办法后,预计每年可增产节约一百亿元。
在去年突击增产时,国营第二棉纺织厂产量提高,曾创全国锭扯最高纪录。但锭子转动加快后,发生了严重的跳筒管现象,不但妨碍产量继续提高,而且还增加了修理费用。厂里每次开生产会议,都提到这个问题。
王国柱是揩车工人,在今年六月大检修时开始负责修筒管。在突击增产的动员大会上,他和其他工人一样曾提出保证把生产搞好。在车间里,他看到络满纱的筒管跳到地上,雪白的棉纱弄得又脏又乱,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把这些跳下来的筒管拿回工作室试验,但又查不出筒管有什么毛病。“毛病究竟在那里呢?”“怎样把它治好呢?”他反复地进行试验。起先他在筒管上试装了一个橡皮圈,但作用不大,筒管还是要跳出来。后来他用铁片把破橡皮圈夹住装在锭子下半部。这样,筒管不跳了,但拔筒管又不便当。有一次他在旧货摊上看到一双破球鞋,过去一摸,球鞋上的橡皮很软,他想:软橡皮的弹力大,也许能行。于是他就把破球鞋买回来,剪了一块装在锭子上试验,结果筒管不跳了,拔锭子也不费力。
十一月二十五日,这个办法在全厂试验。结果,装了橡皮圈套的锭子,一个筒管也没有跳出来,一台车四百个锭子只有六十九根断头。而没有装橡皮圈套的二百六十个锭子,就有七十九个筒管跳了出来,有九十五根断头。如果全厂四万多个锭子全部装上橡皮圈套,前罗拉可以加快十转,一年可以增产二十支纱二千四百多件,减少的回丝可纺四十八件纱,加上节省的人工和电力,一年可给国家增产节约价值一百亿元的财富。(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