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寄大读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6
第8版(副刊)
专栏:

  寄大读者
  邵燕祥
最近一位朋友的文章引用了莫泊桑的一段话,说的是读者对文学的要求:“这些人群朝我们叫道: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让我思想吧。”
地球又绕太阳转了一圈。回顾我这一年的文字,写了些忧乐杂感,无论是忧是乐,都嫌不够深沉,怕不能使读者从中得到慰藉或震撼,宣泄与代偿。
不过我发现,一年间竟连写了两篇题材相近的短文:《评杨柳元为狗吊孝事》和《哀沛人》,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都是从狗的事情说到人的尊严和公民的民主权利之遭受侵犯。吴澄在《随笔》为文,转录俞平伯先生曾祖曲园老人《右台仙馆笔记》的一则,讲了恶霸毛某迫使邻人为他的爱犬送葬一事。事隔百年,对照起来,欺人者嘴脸相似,他们导演的以狗压人的闹剧,内容形式,今古如出一辙。
如果说这出在“天高皇帝远”的乡野之间,那末一九八七年九月曲阜祭孔时堂而皇之的古装表演,可不是西湖阮公墩上的仿古旅游,而是大雅之堂的庄严盛典,照片已刊在首都报纸的头版上了。
我们过去常讲“典型环境”,那是责之于文艺作品的。面对着生活中这一类只有对中世纪才叫“典型”的现象,有时不免要问:我们是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吗?我们是生活在当今世界上和平与发展、民主与科学、开放与改革的大潮流中吗?
问过之后自省: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住在现代建筑中,乘坐现代的交通工具,享用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就是现代人吗?
我们正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是现代人组成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中世纪里产生。我们长久翘望的社会主义新人,也是只能在现代人中涌现的。
什么是现代人?
理论家可以就此写若干本书。然而我以为廖冰兄为一幅漫画的题词,算得上最简洁的答案:“剪掉有形的辫子是中山先生当年的丰功伟绩,剪尽无形的辫子是当今我们的艰巨任务。”
现代人,就是剪掉辫子的人吧。首先剪掉几千年封建时代遗留的、又是上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遗留的无形的辫子!
什么是无形的辫子呢?让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去寻找解答。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只有正视历史和现实,才能掌握明天。中央电视台新开的小节目让我们常常回顾“历史上的今天”,而我们的“今天”在历史上又将留下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人事和风云的记录,作为历史之鉴传给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怎样才能以史为鉴,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呢?
倘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许将象从太空回望地球一样,从历史的、未来的高度,回望地球村中的中国大地,屡经淬火的中华民族,一次次曾如火热的铁浸入冰水,而终于赋有了韧性。要剪掉几千年长垂的旧时代的无形的辫子,是需要一点韧性的——从大读者到小读者几代人的韧性。
韧性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