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智美关系出现新波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7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智美关系出现新波折
  新华社记者 江树根
最近一个时期,智利同美国的关系又出现新波折。
去年12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项由总统里根和国务卿舒尔茨共同签署的关于“支持智利民主”的声明,要求智利政府为未来的选举活动“创造合理的条件和自由的气氛”。接着,美国国会通过关于向智利反对派资助100万美元的议案,支持反对派参加选举运动,以推动民主化进程。12月24日,美国政府又以智利存在镇压工会组织等现象为由,决定中止给智利关税优惠待遇,使智利出口收入每年损失近300万美元。
美国的上述措施,给双边关系罩上一层阴影。12月28日,智利外长加西亚召见美国大使哈里·巴恩斯,对华盛顿的干涉行径深表不满。他表示,“智利的事情应由智利人民自由地决定”,决不允许他人横加干涉。
最近智美两国之间产生的龃龉是继去年5月美方向智利要求引渡与智前外长莱特列尔在华盛顿被害一案有牵连的两名将军后出现的新波折,它在智利朝野和舆论界引起极大反响。多数反对派,特别是左翼人士从美国“促进智利民主”的做法中受到鼓舞,而官方及亲政府的右翼党派和人士则深感恼火。
此间观察家认为,自从发生海地和菲律宾事件之后,美国一改过去“悄悄外交”的作法,不断通过其外交代表和访智军政要员,向军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承担“战略义务”,并“通过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向民主政体和平过渡”。为了取悦华盛顿和平息国内风潮,军政府也相继采取一系列诸如开放党禁、结束流放、选举登记、颁布政党法等“民主化”措施。但明里暗里却仍然按照规定的日程表安排公民投票,以决定过渡时期的总统候选人,要把现政权延续到1989年以后。皮诺切特总统实际上开始了在各省市的竞选活动。随着公民投票的临近,广大智利人民强烈呼吁,要求通过自由选举直接产生总统,实现还政于民。美国认为目前智利已“接近于关键性的政治时刻”,于是,加强压力,希望扩大自己在智利未来政治中的影响。
但是,近年来智利的经济发展比较景气,加上智国内反对派四分五裂,美国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代理人,估计美国不会做得太绝。智美关系虽有波折,但不致出现难以愈合的巨大裂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