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积石山下并蒂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8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积石山下并蒂莲
  本报记者 向兵
14世纪中叶,中亚撒马尔罕地方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为躲避国王的迫害,率族人背井离乡,往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一行人数载跋涉,来到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的积石山下。这儿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留住了他们辗转迁徙的脚步。这便是今日的撒拉人,他们聚居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当年撒拉人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受到了长期居住于此的藏、回、汉等民族的热情欢迎和慷慨援助。当时这里的主要居民——藏族人,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们。到今天撒拉人仍念叨着“藏族人是我们的阿舅”。悠悠数百年过去了,撒拉人和藏、回、汉等民族,共同耕耘、放牧于积石山下的黄河两岸,世代友好,和睦相处。初冬,记者来到循化采访,在这块多民族共同浇灌的土地上,采撷到了一束束民族团结的并蒂莲。
看着儿子背着新砍下的木棒上路了,藏族老人华青还在叮嘱:“宿宝(藏语朋友的意思)韩家还有什么要我们办的,叫他尽管说。”这木棒是给山下撒拉人韩遂家送去做人力车把的。上庄村的韩遂家和阿玛查村的华青家,虽相隔一条黄河、10里山路,却是太爷辈就结下的老东家(撒拉人对朋友的称谓)啦”,年近花甲的韩遂这样对记者说。平日里,华青家要到乡上买化肥、粮食什么的,来个人就行了,毛驴、布袋韩遂家有。华青家想买牛、羊,一时钱不够,带个信给韩家,他会想方设法凑足了送上去。韩遂家记不清烧了多少华青家的柴。韩遂家想用辣椒在山上换羊毛,换柴,只要把辣椒交给华青就不用管了。撒拉人聚居的上庄村和全是藏族人的阿玛查村之间,家家有这样的“宿宝”,户户有这样的“东家”。1981年秋,黄河发大水,吊桥阻断。进县城、来乡上的阿玛查人回不了村,便有各自的“东家”把他们请到家里住下。这些年草场划到户,一些地区便有了扯不完的地界皮。而上庄人的羊在上庄和阿玛查交界的草山上放牧时,却可以三五天不去人看一下,也不会少一只。
积石乡加入村居住着撒拉、藏、回、汉、土5个民族的81户农民。如果说,阿玛查与上庄人因为隔三差五才见上一面,所以容易友好相处。那么几个民族同耕一方地、同居一个村,日子长了,邻里之间、民族之间出现磨擦、纠纷似乎就是在所难免了。然而,记者在加入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情景。
记者来到村上撒拉人韩素兰的家里,韩素兰的女儿和村里的藏族姑娘才让卓玛正在一起挽毛线,韩大嫂告诉记者:“卓玛和我的丫头天天在一起,就象姐妹俩。我们和村子里的藏民,也象亲戚一样。”原来,韩大嫂的丈夫前些年左腿残废了,家里承包的五亩地和照料三个尕娃的负担一下子全压在了韩大嫂的肩上。但这并没使她陷入困境。每到春上,便有拉姆、坚措等藏族同胞来帮她耘地、送肥、播种,秋日里帮她割麦、碾场。韩大嫂也带着大儿子为他们拔草、洗麦子、磨面。记者在韩家没坐多一会儿,韩大嫂便提起一包大馒头说:“今天藏民坎本家起屋,我要去贺喜,在灶屋里帮帮忙。”她告诉记者,村子里不管谁家遇上有人生病、住医院、盖房和红白喜事,各家都会去人帮忙,这已成了村里的传统。1983年,50年代才由河北省迁来的汉族老人尹才去世了,全村各族老少纷纷前去尹家慰问,捐钱出力替这个外来户热热闹闹地安葬了老人。
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各自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但在循化,这并未成为同牧一山草、同饮一河水的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的障碍。信奉伊斯兰教的撒拉族、回族群众,最忌讳“猪”和“大肉”,但他们并不干涉藏、汉乡亲养猪。养猪人也尊重穆斯林兄弟的习俗,猪圈都建在僻静的地方,从不在村里宰猪。藏汉群众逢年过节、娶亲、办丧事时,考虑到有撒拉族乡亲要来,都不用猪肉做菜,而是遵循《古兰经》要求,专门请阿訇或撒拉族老人来宰牛、羊,招待客人。在察汗都斯乡,记者得知,这个乡下庄村的撒拉族群众去年新建清真寺时,为缺木料而发愁。毗邻的比塘村藏族兄弟知道后,90户人家每户把自己架晾麦子的架杆抽出一根,给下庄送了过去。
是啊,正因有了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齐心协力,这里的群众也才有了信心。(附图片)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撒拉族、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图为积石镇加入村的撒拉族姑娘谢桂花(右)和藏族姑娘才让卓玛在一起绣花。 王振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