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反映改革成为电影主旋律 去年银幕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故事片题材多样化四分之一可称佳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9
第1版(要闻)
专栏:

  反映改革成为电影主旋律
去年银幕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故事片题材多样化四分之一可称佳作
本报北京1月8日讯 记者李彤报道:1987年,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140部,其中约1/4可称佳作;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的年成也相当好。去年被认为是我国电影继续稳步前进的一年。
在今天召开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首次新闻发布会上,滕进贤局长把去年故事片创作的特征概括为:强化主旋律,走向多样化,趋于精细化。长影的《解放》以恢宏的气度正面反映改革,而西影的《老井》则深沉地思索着民族与人生。近年来崛起的青年导演在走向成熟,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被誉为“新时期电影语言现代化探索的结晶”。对影片通俗性、娱乐性的探索取得长足进步,《最后的疯狂》等影片将既“叫好”又“叫座”。在重视改革主旋律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去年的影片在题材和表现手段上都实现了多样化。
去年我国参加了89个国际电影节,有12部(次)故事片、23部(次)短片在28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其中《老井》独占鳌头,在两次电影节上共获5项奖,成为中国电影达到世界水平的标志。
中国电影的行政主管机关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坚持双百方针,按艺术规律办事,为艺术家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推动电影制片和发行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电影法规;抓紧开发新技术电影,以利于与兄弟艺术的竞争。具体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今年4月将召开电影发展战略研讨会,5月将评选颁发“政府奖”,9月将举办新时期电影回顾展。先行一步的西影、珠影厂已从今年初开始实施体制改革。八一厂《巍巍昆仑》、西影厂《彭大将军》、广西厂《百色起义》等巨片将在年内摄制完成。类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本已审查通过了11部,如《重庆谈判》、《大决战》(描写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毛泽东与尼克松在1972》等,它们将成为建国40周年的献礼影片。
广播影视部副部长陈昊苏在新闻发布会上希望旗帜鲜明地充分肯定中国电影界在过去约10年间取得的良好成绩,不应妄自菲薄。从1977年到1987年,我国共生产影片1102部,而在此之前的27年里,总共只生产影片600多部。而排在新时期影片第1000名的,恰好是《老井》,广播影视部将为此向该片颁发特别奖。陈昊苏说:有人认为《老井》是在向外国人展示中国的落后,也有人认为《迷人的乐队》是在以谎言粉饰现实,这两方面的批评都是不公道的。承认落后是一种真实,反映变革也是一种真实,应当都允许去表现,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有所偏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