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无锡市工商银行改革信贷体制 落实“扶优限劣”信贷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9
第2版(经济)
专栏:

无锡市工商银行改革信贷体制
  落实“扶优限劣”信贷政
本报讯 无锡市工商银行从1986年8月以来,进行了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探索改革贷款管理体制的新路子。
以往由一名信贷员固定管理一家或几家企业贷款业务的管理办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无锡市工商银行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制订出新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即:“评估企业信誉,实行分类贷款,专家集体决策,确保“扶优限劣”。采取这种办法,较好地克服了沿用已久的旧贷款办法的缺陷。试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截至1987年12月底,与无锡市工商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工业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周转率比年初提高6%,等于节约信贷资金1.5亿元。
——评估企业信誉。建立以企业资金信誉、经济效益、贷款偿还能力和企业发展前途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估制度,每季评估一次。评估结果作为决定流动资金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款方式和利率高低的依据之一,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销售成本利税率,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8项指标。
——分类贷款。按照信贷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按时回流的要求,确定资金贷款。即对产品适销对路,自我消化和应变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银行与企业每季签订一次贷款额度合同,保证满足其贷款的合理需要。对效益不够理想,管理水平一般,发展前途不稳定,但产品有一定销路,没有发生亏损的企业,银行采取核算周转额的办法,逐笔审批贷款。对接近破产边缘,需要国家扶持、补贴、免税的企业,银行采用抵押担保的方式予以贷款。对处于破产状态的企业,银行“釜底抽薪”,坚决追收贷款。
——专家集体决策审批贷款。企业的类型是由专家小组按照一定标准来确定的,从而实现了贷款审查、发放和收回环节的分离,有利于克服“以贷谋私”的弊端和减少贷款失误。
——确保扶优限劣。由于是根据资金来源情况确定各类企业贷款的增减幅度,因而在贷款发放上,对哪些企业要松,哪些企业要紧,扶植什么,限制什么,目标管理明确,泾渭分明,既优化了信贷资金结构,也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朱裕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