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把管理延伸到小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把管理延伸到小巷
  新华社记者 张持坚
在小巷里,胡同口,经常出现这样的矛盾现象:街道干部看见一些该管的事,可没权管;而有权管的人在区上,看不见这些该管的事——这就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街道干部归结的:“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
事实就是这样。去年初夏的一天,龙沙区区长范玉仁到彩虹街道检查工作。走进一条小胡同,他看见一伙人正在那儿加工猪头,苍蝇围着煮熟的猪头乱飞,地上一片烂泥污水。
“这事咋不管呢?”老范问一起来的街道干部。
“管不了哇!”她们解释说,这事归区卫生防疫站管,我们没有这个权。
老范返身来到区防疫站。防疫站工作人员坦率地告诉他:“我们人手少,门面上的那些大饭店还管不过来,哪看得见小巷、胡同里的事。”
看来小巷、胡同是“死角”。老范下令普查,结果:没有营业执照、不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加工点竟有260处!什么炕席上滚糖球,在已经发粘的豆腐卷上涂色素……
“这多么害人!”老范分析说:“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工作没跟上,没有把管理延伸到小巷、胡同,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于是,全区8个街道办事处各确定了一名食品卫生监督员,由区卫生防疫站培训后,赋予了权力,展开了工作。这样,原先区上一个点,变成现在全区一张网——“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解决了。
由此及彼,区、街干部又联想到税务、工商、环卫等项工作,“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矛盾现象同样明显可见。
拿清扫街道来说,权力在区,可实际上区里管不过来。结果,多年来靠近城边的20条街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一直没“开片”(即没人清扫),尘土任凭风刮。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确是事实。区上的同志由此想到,管理要延伸,权力须下放。两个月前,权力放下去了。虽说时间不长,可街道很快把收卫生费、雇清扫员、设卫生箱等项工作抓起来了,没“开片”的地方也“开片”了。
税收也是如此。近年来,基层经济活动日趋活跃,需要收税的单位和个人逐渐增多,税种也在扩大。可区税务局虽然“管得着”,但常常“看不见”,致使偷漏税现象颇多发生。前不久,他们在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税务所。人手不够,街道就为他们配备了一批协管员。在利益分配上,根据超收税款的多少,给街道一定比例的分成。这就使街道也有了积极性。区里预测了一下,一年多收三四十万元税没问题。
看到了好处,区上的财政、民政、工商、治安等部门,也纷纷把“触角”延伸到了街道。
“这样一来,看得见,也管得着了。”区长范玉仁说:“这既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街道这个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发挥作用。”
照理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应该有我们政权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可过去统得太死了。”齐齐哈尔龙沙区的同志说,“应该放,只有放,才能把基层的管理搞活。”(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