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从新的高度理解双百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1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从新的高度理解双百方针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探索和开拓,在理论研究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长期以来,人们对双百方针的理解和态度所以会存在种种分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实行双百方针的目的没有透彻的分析。有的人总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贯彻双百方针看成相互对立的东西,总是把双百方针看成某种消极的权宜之计,或某种政治上的策略,这就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抽象地分析双百方针根本目的的结果。
 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开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的标准,来评判精神领域的是非功过,就容易走上不适当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这条老路,结果只能妨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并使马克思主义变成抽象的原则和教条。赵紫阳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比较容易促使精神文化界倾听实践的呼声,开展正常的科学、文化批评,就比较容易收到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的效果。
(摘自1987年12月17日《文汇报》王华良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