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大力供应农民新式农具提高农业生产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2-24
第2版()
专栏:

大力供应农民新式农具提高农业生产力
王大明 杨茂武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新式农具
两年来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已有了初步成绩。据已有材料统计,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农具七万七千二百六十九件。按照各地农民对新式农具多是伙贷伙用的情况推算,现在使用新式农具的农民,起码已有十万户以上。在推广出去的各种农具中,步犁占百分之六十八,中耕农具(铲趟机和耘锄)占百分之十七,苏联式马拉农具占百分之十二,加工农具(打稻机、铡草机、玉米脱粒机等)占百分之二。此外,还有少量其他农具。推广地区,除东北比较普遍外,在关内约有四百八十多县。今年比去年扩大了百分之一百七十多。在各推广地区,新式农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如今年河南省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关于新式农具的提案计有八十多件,占农业生产方面的总提案数的百分之二十五。陕西省关中地区虽然已贷出了一万多件新式农具,仍然感到不敷分配。甘肃省张掖县的农民贷到了新式农具,认为是“喜气临门”,当新式农具运到村时,农民敲锣打鼓,感谢人民政府。察哈尔省在一个春季,就把准备全年推广的全部农具贷放完了。河北省武安县第三区一个区,就贷出了步犁一千张。许多地区,都已无法满足农民对于新式农具的迫切要求。
使用新式农具是提高生产力的
重要因素
使用新式农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两年来已为农民的切身经验所证明。深耕可以充分利用地层下面的肥沃土壤,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条件。新式步犁一般比旧犁能深耕二、三吋;也就是说,用新式步犁耕地,可以多利用二、三吋土的肥力。新式步犁翻土完全,可以把表土整个压在下面,既能掩盖杂草,把草沤烂,又可把地下虫和虫卵完全翻到地面上来,经日晒冰冻将其消灭。新式步犁碎土作用良好,可使土壤中含蓄适量水分,和使土壤易于吸收水分,发生抗旱抗涝作用。根据许多农户的使用经验,和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具处鉴定组的三十六个特约户比较新旧两种犁的结果,证明使用七吋步犁,平均可增产百分之十六点八,较高的可增产百分之四十五,最低的也在百分之五以上。使用七吋步犁对于各种粮食作物都能起增产作用。据各地采用七吋步犁后的增产情况统计:陕西省泾阳县小麦可增产百分之四十五点四;山西黎城县劳动模范申玉芹的小麦每亩多收三斗,增产百分之三十一;陕西延安县玉米增产百分之三十九点四;河南扶沟县高粱增产百分之十五;平原濮阳谷子增产百分之三十七点六。对于经济作物的增产作用,据统计:使用七吋步犁后,河北邱县的棉花增产百分之二十;山西安邑棉花增产百分之三十一点三;河南许昌烟叶增产百分之十二点四。同时,七吋步犁轻便省力,较旧犁效能约高三分之一,每天能多耕地二亩到三亩;并且半劳动力、妇女都能使用。因此,七吋步犁是农民——特别是在关内平原地区的农民所最迫切需要的农具。
东北今年试制综合号铲趟机成功后,已在农村大量推广。综合号铲趟机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中耕农具,也是一种优良的耕地农具,和犁一样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使用综合号铲趟机的互助组内,旧犁都闲起来了。有的农民说:“别看买综合号铲趟机要钱多,凭它省工出活多打粮,使一年就等于白检一个。”辽东省东丰县文富村阮学顺互助组,九垧玉米地用综合号铲趟机铲趟一遍,就省了二十五个工;沈阳市郊深沟子村孙庆柏互助组一人一马,一天铲趟一点八垧地,每垧比旧犁省工三个,每天比旧犁多铲趟六亩地。各贷用户和互助组因为使用综合号铲趟机,增加了铲趟次数,对于完成丰产计划更有了信心。另外,在东北的平原地区,因地块较大,畜力较强,一年来推广苏联式马拉农具也有不少成绩。一百零四个使用苏联式马拉农具的互助组,最初只是用它开荒;在开荒中认识了马拉农具的好处后,已进一步使用它耕种熟地。黑龙江省讷河县李坤互助组,除用马拉农具开荒七十多垧外,又用它耕种了十四、五垧熟地。吉林省榆树县何凤山互助组百分之九十的熟地,都是用苏联式马拉农具种的,达到了精耕细作,增加了生产。吉林省蛟河县保安屯韩恩互助组用马拉农具耕种后,平均每垧地增产四百八十斤粮食,并且节省了十点七五个工,有了剩余劳力。农忙时,也能抽出部分劳力出外进行副业生产,大大增加了收入。
此外,今年推广的新式农具中,还有部分三齿轻便耘锄和加工农具。这些新农具的效能比旧农具高,也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三齿轻便耘锄小巧轻便,操作省力,一头毛驴就拉得动,半劳力也能使用。二人一驴,每天可锄二、三十亩地,比旧式锄效率高六倍到十倍。锄地的宽度也可以调节(从十一吋到二十一吋),一般作物都能适用。小铡草机切草整齐,长短可以调节,并且轻巧省力,每天可以铡草一千五百斤左右,比旧式铡刀的效率约高三倍。打稻机坚固耐用,省力省工,脱粒干净,一人一天能脱粒三千斤左右,比旧式打稻法的效率提高了六倍。玉米脱粒机分大小两种,大型的每天能打玉米一千五百斤到两千斤,小型的也能打五百斤以上。农民认为这些新式农具的确能减轻他们在使用旧农具时所感到的劳累。
使用新式农具,发展和提高了
农村合作互助组织,改进了耕作
方法
新式农具因为制造精密,质料也好,所以价格比旧农具高;在目前农村的经济条件下,一个农民不能单独购买,大都是几家合起来伙置伙用。这样,新式农具对于农村的合作互助组织的巩固和发展,也就起了一定作用。山东栖霞县七区邢家庄谢佑何互助组贷到一部新式犁后,便有五户单干户要求参加他们的互助组。山西定襄县高村原来没有一个互助组,在村里推广了步犁后,农民杨明章首先集股伙买,推动了全村,不到一个月的期间,这个村就成立了十三个互助组,贷了十三张步犁。察哈尔省百分之八十的步犁都是贷给互助组的,其中大部分组是因为共同用犁而组织起来的。有的互助组因为使用了新式犁,多打了粮食,于是巩固和提高了。如东北海伦县十七区禄生村王永珍互助组,今春因为使用新式农具,改变了组织形式,由初级互助形式的“马背地”组(这种组以马为主,规定一匹马带多少地算一份,人马不能换工),提高为人、马都评分记工的互助组;成员也由六户扩大到十一户。蛟河县韩恩互助组,由于使用了苏联式马拉农具,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农业和副业有了比较完备的专业分工。为了发挥新式农具的效能,这个组有七户的耕地打破了地界,这样就使互助组的土地可以集中使用,劳动力更加有组织,便于发展成为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使用新农具,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的劳动互助组织的发展、巩固和提高,并且可以改变落后的耕作方法。如吉林省榆树县何凤山互助组,使用新式农具后,大部耕地由垅作改为平作,去年平均每垧产大豆四千二百斤,比过去增产了百分之二十三点五。新疆省阿克苏区的农民使用新式农具后,把撒播改为条播,不仅节省了大量种籽,而且使农作物出苗整齐;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动了一系列耕作法的改良,便于锄草和收割。
吸取农民意见,改进制造
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这两年来,新式农具能够顺利推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推广工作中注意吸取了农民的意见,使新式农具的设计工作和制造技术有了改进,因而质量、效能已逐步提高,适合了农民的需要;同时制造新式农具的工厂和农具推广站已有显著增加,使推广工作有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农民在两年间的试验使用中,已认识到了使用新式农具,的确能够省工出活,多打粮食。
在设计制造方面,生产新式农具最多的华北农业机械总厂接受了农民的意见,改进了推广量最大的七吋步犁。这个厂最初制造的步犁,成本高,质量差,农民嫌贵、笨重、不结实,因此推广时发生了困难。华北农业机械总厂针对这些缺点加以改进,把犁辕的质料由榆木改成烘干的柞木(柞木的质量比榆木好,经过烘干,不易变形),又把长度改短,把犁柱的质料改成马钢,把犁的调节机构即深浅调节板和左右调节板改薄、改小(质料是马钢),这样就降低了成本百分之四十,而且轻便、结实。同时,又标定了零件的规格,使各个犁的零件可以互换;又在犁辕前方的深浅调节板上加了狗尾式的保险钩。这样,就减少了配换零件的困难,延长了犁的使用年限。西北农具研究所简化了五吋步犁的构造,使成本降低到原五吋步犁的四分之一,很适合西北农民购买力的情况。东北区今年总结了各种式样的铲趟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地创造了综合号铲趟机,使东北各地农村都能采用。这些在设计和制造工作上的改进,使新式农具更加适合农民的需要,便利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农具工厂和农具推广站是制造
和推广新式农具的基础
今年全国各地新式农具制造工厂已增加到一百六十多个(其中有一部分是私营工厂)。除华北农业机械总厂、东北的沈阳农具厂、黑龙江农具厂、佳木斯农具厂和西北农业机器制造厂等已能大量供应各种新式农具外,河南开封机械厂,察哈尔的大同、宣化、张垣三个制造厂,仿制七吋步犁都已经成功。目前还有许多地区正在建立农具工厂。这些农具工厂,给今后的制造工作准备了雄厚的力量。
今年一年内,农具推广站已发展到八十八个,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计华北有三十三个站,西北有二十三个站,华东的山东省、苏北区共有十三个站,中南的河南省有十个站,东北有九个站。东北除设立了农具推广站以外,还特别选定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互助组,贷给新式农具,并教会使用技术,让他们起示范作用。这种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去年有三十九个,今年增加到一百零四个。各地的农具推广站和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现在已成为推广新式农具的桥梁。据现有材料统计,今年通过农具推广站和互助组推广的新式农具,共有四万五千多件。
制造和推广新式农具工作中
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因为新式农具的效能已被证实,所以农民对新式农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作好推广新式农具的工作,已是当前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和扩大新式农具的制造工作,解决新式农具的供应问题。两年来虽有不少工厂已制造了不少新式农具;但因为没有很好地加以组织,这些工厂还未能发挥生产上的潜在能力;还有一些工厂,因为不能掌握制造技术,在生产上受了损失。因此,要解决明年新式农具的供应问题,就必须:(一)把已有制造能力的各厂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凡有制造步犁条件的,集中力量制造步犁;其他各厂可根据本身具体条件,生产中耕、加工等农具。这样分工制造,可以使制造技术更加熟练,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目的。(二)系统地推广先进厂的制造经验,从绘制蓝图到制出样板的所有生产过程的经验,都应加以介绍。先进厂应帮助条件较差的各厂训练技术人员。同时,对于这些条件较差的厂,还须注意充实必要的设备。(三)各省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建立农具制造厂,以便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推广,更快地满足农民的需要。
第二、建立检验制度,严防粗制滥造。东北、西北、华北各地农具制造厂的产品质量,虽已逐步改进,但多未标定规格,质量仍然不高。农具贷出之后,常发生折损现象;零件的修配也很困难。一般农民反映:“新农具好使不好修,零件坏了没处换。”因此,必须严格进行检验,以保证产品的规格、质量;并应在现有的推广站配备一些修理器械,以便进行新式农具的修补工作。
第三、加强经营管理,减低农具成本。为了这,就要合理使用原材料,适当组织劳动力,加速资金周转,改进工具,提高制造技术,奖励节约,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以降低农具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第四、加强设计工作。各工厂的设计部门,应在统一领导之下分工合作。目前各厂的设计工作,人很少,又分散,并且互不配合。两年来,虽设计了新式农具五十多种,但多数重复,又没有交流经验,成果不大。农民对于新式农具的认识日益提高,要求的种类日益增多;而且地区不同,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设计机构必须加强联系,统一计划,分工合作,同时更要注意了解农民的需要,倾听农民的意见,分清缓急,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工作。
第五、推广工作必须提高一步。今年的新农具推广工作,在部分地区,因为农民迫切需要,有放松重点、“遍地开花”的现象,使推广出去的农具,或因土质不合,或因技术指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明年虽然推广数量增加,各地农具站仍应切实掌握重点,注意研究土质和农民购买力等情况,并要根据干部力量,确定推广地区和范围。还应注意组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宣传、示范工作和技术传授工作,使贷出的农具都能发挥作用,达到增加生产的目的。今年冬季,各站更要抓紧时间,普遍深入地进行技术检查,解决推广中的问题,为明年的推广工作准备下更有利的基础。(附图片)
新式步犁
三齿轻便耘
锄铡草机
玉米脱粒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