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东北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获得丰收 产量远远超过当地一般互助组和个体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12-25
第2版()
专栏:

东北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获得丰收
产量远远超过当地一般互助组和个体农民
据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初步调查:今年东北行政区有五十四个互助组,积极参加了爱国主义丰产运动,使用了苏联式马拉农具,改进了耕作技术,因而获得了丰收。松江省集贤县使用新式农具的四十二个互助组的大豆产量,在气候不正常的情况下,每垧(一垧合十五市亩)还收获了三千斤左右,超过当地一般互助组及个体农民产量的一倍。黑龙江省讷河县十四区向阳村马庆福小组,用新式农具耕作,今年种了一百垧小麦,每垧平均收获四千斤,创造了当地小麦高额产量的新纪录。吉林省榆树县兴隆区何家村何凤山互助组,每垧小麦收获三千五百斤,超过当地用旧式犁耕作的小麦产量一千斤。比较突出的是黑龙江省绥化县二区十九村高振互助组的小麦,今年一垧地收了五千四百斤;松江省集贤县小明申村刘文彬小组的小麦,每垧收了五千零一十斤,超过当地一般小麦产量一倍以上。
这一批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所以能够得到丰收,主要是因为改进了耕作技术。第一、深耕。这些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在耕作上,一般的都能深耕十二到十八公分(三点三公分等一寸),比旧式犁耕深三公分到六公分,这样就能使表土和下层新土上下翻转,促使地力恢复和增加土壤的肥力。第二、密播。用新式农具播种的大豆株行距离,大部分是六十公分,比旧式农具播种的株行要窄三公分到五公分。第三、秋翻地。过去北满一带的农民,很少有秋翻地的习惯;现在松江、黑龙江等地的互助组使用新式农具后,一般都作到了秋翻地。第四、在轮作、施肥、选种等方面也有改进;特别是这些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绝大部分都采用了政府推广的各种优良品种。
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和各地公营农场,对于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不仅优先贷给农具、优良种子、农药等,同时在每个季节还选派技术干部和拖拉机手,深入田间,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这也是使用新式农具的互助组得到丰收的有利条件。
(吴文献)(附图片)
东北铲趟机
双轮一铧犁(苏联式马拉农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