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困难和希望同时并存 挑战和机会一齐出现 上海学广东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江泽民在万人干部会上要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发挥优势开拓新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困难和希望同时并存 挑战和机会一齐出现
上海学广东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江泽民在万人干部会上要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发挥优势开拓新局面
本报上海1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罗康雄、本报记者吕网大报道: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江泽民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全市万人干部会议上提出,“要虚心学习广东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充分发挥上海的综合优势,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经受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之中,勇敢地开拓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新年伊始,江泽民曾带领上海部分委、办、局主要负责干部到广东省学习考察。江泽民今天在大会上介绍了广东省这几年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后说,我们再不能盲目自满了。学习广东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江泽民说,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计划经济体现最集中的地方,受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的束缚比较多,现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从上到下,从思想观念到管理体制和方法,都要适应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去年12月,赵紫阳、姚依林等中央领导同志来上海考察,对上海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重要意见,要求上海下决心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国际大循环的道路。江泽民要求全市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提高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意义的理解和认识,要有紧迫感,迅速地把上海的经济工作搞上去。
要加快实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必须对下更加放权搞活。江泽民说,要改革区、县现行的财政体制,实行“基数包干,增收分成,一定五年不变”;要对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承包上交的所得税、调节税,可以采取“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分成,短收自补”的办法,由主管局和财政局代表政府同企业签订承包合同,“一定五年不变”;要对长期以来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交通、邮电、房地产等各种公用事业,实行经济承包,逐步做到“以业养业”。
在分析上海的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时,江泽民说,当前困难和希望同时并存,挑战和机会一齐出现,我们要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的舞台,要采取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不断增强上海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他提出当前要抓住国际市场变化的有利时机,加快上海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的业务,迅速形成强大的出口基地,要大胆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推动工农业技术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在自负盈亏的基础上,逐步放开经营;要进一步扩大上海与香港的金融、贸易业务,发挥上海对外窗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上海的综合优势,同其他省市广泛开展双向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上海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和外贸口岸的作用,为建立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的经济圈服务。江泽民说,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在听取上海科技工作汇报时指出,上海有外贸、港口等优势,但科技力量雄厚是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科技同生产力结合的巨大作用,更加自觉地把科技进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江泽民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开放、搞活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