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时代的课题 心灵的交流——刘吉谈如何运用对话做思想政治工作(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时代的课题 心灵的交流
——刘吉谈如何运用对话做思想政治工作(上)
本报记者 张振国
刘吉,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60年代初,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工程系,曾从事过多年技术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4年前,他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启迪下,运用平等交谈、双向交流的对话形式做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各方好评。
去年12月初和今年元月上旬,记者两度访问了他,就如何运用对话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关于“对话”的对话。
对话——在对峙中兴起
问:思辩的时代,正在呼唤着对答如流的应辩人才。对话,作为一种社会交往形式,在国际大舞台上早已出现。但有意识地运用到国内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作为这方面的一位积极探索者,你是如何构想的,能否请你谈谈?
答:改革的潮流出现之后,我国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利益与观念的变化,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人们要承受过多的变化,其行为准则、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必然受到冲击,产生摩擦,出现对峙,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是很自然的。正如你所说,思辩的时代,正在呼唤着答辩的人。我与青年和各界朋友的一些对话,之所以能引起一些共鸣,正是这个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
(他的第一次对话,是在1983年。当时他在一个大工厂里任党委书记。一批大学生到厂里搞调查,临走前要考察一下党委书记的素质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给刘吉提了很多问题,想请他解释,并说要答复,就要讲真话,不要搞定调式的政治灌输,最好是当场提问当场回答。对此,刘吉考虑再三,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但他也相应地提出了几条,他说自己是做实际工作的,水平有限,满足不了的地方,请帮助;还说,当场提问当场答,你们可能有失言,我也会有失言,但都不要抓住不放。
这次,也是第一次,他当场回答大学生们提出的100多个问题,得到普遍欢迎。他的对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
问:你对你的对话,有没有作过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
答:近5年中,我同青年朋友面对面“对话”300多次。他们给我写了5000多封信,向我提出了8000多个问题。几年的对话实践,使我深切感到,青年是社会上最敏感的一部分人,是时代的晴雨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心理现象,作出及时的分析,并认真研究,妥善处理。
(据了解,学潮之后的1987年4月,他与中国科技大学各社团50多位同学在对峙中所作的一次对话,是相当成功的。事后,同学们称这次对话是“语言风趣幽默,原则寸步不让,既有政策性,又有艺术性,使人心悦诚服”。这就更增强了他在对峙中对话的信心。)
对话——面对“众口
难调”问题的分析
问:俗话说“众口难调”。对话中会不会遇到“难调”的“众口”?
答:会遇到“难调”的“口”,但构不成“众口”。据我对群众提出的5000多个问题的分析,属于问问你、求求你、考考你、将将你的四种比例,分别为80%、15%、40%和10%。
关于问问你,就是他们家庭、单位和社会在变革中出现各种问题,一时理不出头绪,想请你解释。如有人提问:关于改革,应注意什么界线?我说:人们反对的,不一定是错误的;现实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如今允许的,不一定是提倡的。客观标准,是社会实践,改革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总有一天会胜利。
关于考考你,就是对给他们作回答的人持有某种怀疑态度。
如有人问:生活的真谛是什么?我答:生活就是无私的奉献。
又问:你信守的格言是什么?我答:一个国家要有民气,一个工厂要有名气,一个队伍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
再问:你干事给不给自己留退路?我答:不留退路。因为很多成功往往是在绝路上逼出来的。
关于求求你,就是一些人的要求与意见,没有被领导接受,他们希望对话人能说出支持他们的话。所谓将将你,是极个别青年朋友,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种反感情绪,有时来到会场,是专门找茬子的,出难题,让你回答。对此,只要能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他们也会转变态度。
问:你在对话中碰过钉子没有?
答:直接碰到的没有,背后骂的有,那是极个别的个别。因为他们连“天是蓝的、海水是咸的”都不相信,那只有让他在多碰几次钉子之后再回头了。
(刘吉,现年50岁。他身着西装,文质彬彬,很有点大知识分子的气度,却没有一点架子。我们曾在一个卧室同住数日。在深谈之中,他向我讲了不少心里话。他说,对话是双向的、平等的,下级可向上级请教,上级也可向下级请教。我天天在做人家的思想工作,说实在的,我也是人,也需要请教上级,问计能人,解决我的思想难点。我说,祝你在难中前进,祝你在难中成功!他握着我的手,高兴得大笑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