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企业经营机制推出又一改革 江西钢厂试行“无库存生产” 企业和商业形成优化组合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5
第1版(要闻)
专栏:

企业经营机制推出又一改革
江西钢厂试行“无库存生产”
企业和商业形成优化组合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本报讯 记者杜若原报道:江西钢厂是一家大型企业,它所属的24个分厂需要源源不断的材料供应。企业为此配备的采购队伍,常年东奔西跑,饱受劳碌之苦。可是从去年7月开始,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
在江西钢厂大大小小的仓库里,许多的原料已经不要厂家掏钱买了。这家企业从社会上找到了称职的“采购队伍”。去年初,江西钢厂大胆改变传统的企业物资供应方式,相继与新余市五金交化公司、机电公司、化建公司以及上海有关公司签订协议,将购买供应辅助材料的任务承包出去。厂方把一年需要的五金、机电、轻化、建材等材料计划报给承包的商业公司,商业公司按厂的计划组织材料来源,垫付购买资金,并将商品由生产厂家直接发运江西钢厂。企业每月修订、调整一次执行计划,每月与商业公司结算一次。
江西钢厂副厂长刘鸿根同志介绍说,这种叫做“无库存生产”的生产方式,是企业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改革。该厂以辅助材料为改革突破口取得了成功,目前承包资金超过了1000万元,并准备逐步推行到主要原料上去。
刘鸿根是“无库存生产”的主要倡导者。经过半年的试行之后,这位厂长总结了“无库存生产”的两大优点:一是企业材料供应渠道正常,质量有保证,节省了材料库存利息和运杂费,加快了材料运转;二是商业公司保证并扩大了营业额,减少了自备仓库、盲目采购以及材料积压,这样形成一种优化组合,企业和商业共同提高了效益。
江西钢厂自从1985年实现全面承包以来,为寻求大面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986年,面对层层包保带来的效益增长不快的新问题,这个厂根据企业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实行多种承包责任制,深化了企业改革。去年初,江西钢厂在省内率先建立厂内银行,变分厂之间、上下工序之间的调拨关系为商品关系,扭转了偏重投入、不重视产出和效益的倾向。由于企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3年来江西钢厂效益增长保持稳定势头,在每年消化3000万元原材料涨价因素之后,年平均递增18.5%。这个厂3年上交利税3.52亿元,相当于赚回了4个多钢厂,连续成为江西省第一利税大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