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时代的课题 心灵的交流——刘吉谈如何运用对话做思想政治工作(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时代的课题 心灵的交流
——刘吉谈如何运用对话做思想政治工作(下)
本报记者 张振国
对话——激起巨大反响的思考
问:据说你每次对话,都能激起巨大反响,其原因何在?
答: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思考。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外界信息都有一个心理消化过程。人们往往从自己的生活和价值取向出发,接受那些合乎现实生活真理的思想和观点,拒绝接受那些违背现实生活真理的思想和观点……
我分析过一些好的对话,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响,大致有如下特点:即具有时代性、真实性、亲近性、群众性、知识性、渗透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要寓教育于理论学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之中,使人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达到陶冶人的情操、树立崇高信念的目的。好的对话言简意赅,充满哲理,容易在宣传对象中产生共鸣,而不感到是在接受宣传。
问:参加一次好的对话,能否称之为一种精神享受?
答:可以这么说。因为人们接受了宣传,而未感到是有人在向他灌输,只是感到大量时代信息在他脑中留下深刻记忆,而事实上的确不是灌输,是心灵的交流,这自然就成为一种精神享受了。
对话——可引起一系列观念更新
问:为何说对话是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转变?
答:因为它可以引起我们某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突破,可以引导人们确立一系列新的时代观念。能帮助确立哪些新观念呢?大体可以引导人们确立新时期的民主观念、现代教育中的疏导观念、思想教育中的时效观念等等,同时还可以启发人们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思想工作。
问:听说安徽省嘉山县委书记王昌太,每次下乡都带个小录音机,每月1日,把上个月下乡时和群众对话的实况录音带编辑一下,交给县广播站向全县广播,使大家知道他在上头想的是什么,在下面说的是什么,群众都说好,不知你以为如何?
答:这既是运用现代化手段,又是广开对话渠道的一种好办法。我和王昌太交谈过,他的作法对我启发很大。
对话——成功秘诀的探讨
问:现在对话已成为一种时髦。但据我所知,真正对好的并不很多。你觉得对话成功的秘诀何在?
答:我也并未成功,但也有些体会。一场精采的对话,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艺术化的结合。现实中不是每场对话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时收效较大,有时收效甚微,有时感到败兴,有时甚至不欢而散。这与对话双方的素质、态度、方法和“气候”都大有关系。
搞好对话有五忌:
第一,忌居高临下,出言不逊。对话双方或几方在人格上、地位上应完全是平等的。对话,是探讨问题是非正误,并非早有定论。要承认“是者可能有非,非者可能有是”。
第二,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第三,忌迁就忍让,一味迎合。
第四,忌东拉西扯,言不对题。
第五,忌问题成堆,企图“救急”。对话不是“救急”的权宜之策。对话应形成制度,长期坚持。要开辟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对话,使对话会成为群众讲话、解惑、释疑的场所和机会。这样,领导者既可受到群众的监督,又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办好实事。决不能等到问题成堆,群众闹起来了,才去对话。这种“救急”式的对话,是很难奏效的。
问:如果把对话的秘诀概括成几句话,你看怎样浓缩为好?
答:平等协商是基础,实事求是是准则,丰富知识是前提,更新观念是根本。
(我调查过刘吉多次对话实践的情况,感到他的对话主要是同青年谈心。就其实质来看,也可说是同时代对话,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驾驭住可能发生对峙的导向,对话中讲真话,对话后办实事,对话就会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