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一人沉浮 千夫评说——步鑫生被免职后的种种议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7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人沉浮 千夫评说
——步鑫生被免职后的种种议论
本报记者 高海浩
1988年元月的日历才翻过一半。报纸、广播、电视纷纷报道两条新闻:步鑫生已被免职。报道称,他所领导的海盐衬衫总厂管理紊乱、亏损严重,资不抵债。
一石击水,突如其来,舆论哗然,议论纷纷。
(一)
如同1984年围绕步鑫生改革创新引发的波及全国的议论,今天,被免职的步鑫生再次成为舆论的一个“热点”。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观察点和理解度,去评说这一风云人物的沉浮,在浙江几乎议论蜂起。它给正在出现的民主议政和协商对话增添了一个新的话题。
“改革者也不能终身制,不行就应该下来。”
“处理这样一个典型,报纸一登了事,是否太草率了?”
“我们当初就不赞成步鑫生那套做法,不出所料他垮台了。”
“步鑫生毕竟没有犯法,他的经营失败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大做文章。”
“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厂长一个人,领导部门的责任呢,为什么没人出来说话?”
“步鑫生是一个教训,说明改革者、企业家都有提高自身素质的问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新闻界咋能这样搞。”……
这些议论均产生于公众自发的讨论中。在机关,在工厂,在家庭,在街头巷尾……没有谁去组织,也没有规定过命题,但人们畅所欲言的热情显示了过去少有的开放心理。
在一次会议间隙,省政府一位领导欣然加入记者们就此展开的热烈讨论。某市一位副市长以诗代言:一马不行万马喑,一马奋蹄万马奔。人有功时莫乱捧,人有过时莫胡评。拔苗助长固可恨,恶言冷语更可憎。非佛非仙是凡人,超越自我休沉沦。
有位保险公司的职工向记者打听,步鑫生被免职,是否意味改革要放慢步子了?
看来,这场众说纷纭的讨论,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步鑫生功过曲直的评说。一位作家在谈及这种现象时说:“这种议论纷纷,是通常的会议、讨论中难以见到的,街谈巷议往往更见民意。人们敢于自如地谈论和思考改革问题,体现了中国公众强烈的自觉参政意识,也表明社会舆论已不再重复只允许一种声音的旧状况。”
“免职决定并没有结束步鑫生的问题,反而把关于改革的讨论引向深入,这无疑是件好事。”一位理论工作者热情评价说。(二)
海盐衬衫总厂亏损严重、资不抵债,这是事实。至于具体数额、原因及责任,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证。有一点可以肯定,公开的报道已把步鑫生失误、问题以及他所应负的责任叙述得十分充分。
据记者所接触的社会各界反应,几乎没有人否定步鑫生的错误和责任。相反,许多改革者、企业家都认为,步鑫生的失误是“一面镜子”、“前车之鉴”。但议论的焦点是:对步鑫生的处理和报道,人们有许多不同意见和看法。
步鑫生被免职消息发表当天,在与大学生的一次对话会上,浙江的一位著名厂长显得忧心忡忡:“我只有小学水平,今后难免会失误。”他在事后说:“我怕失误了也给我来这么一篇。”
据许多厂长、经理私下向记者透露,步鑫生被免职使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位厂长说:“现在当厂长、经理的,算得上独立的法人代表吗?许多问题厂长和经理是难以承担、左右的。”
这种不安并非庸人自扰。浙江的一位理论工作者分析步鑫生失败原因时说:“从经营战略上来看,步鑫生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上西装生产线,其间有诸多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果他不搞西装,固守旧业搞衬衫;如果维持原计划8万套的西装生产线,上级部门不成倍加码扩大规模;如果不受建筑皮包公司诓骗,厂房基建没有返工误期一年;如果1985至1986年间服装市场没有突发性起落;如果没有消费基金膨胀、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的大背景……步鑫生如果免却其中任何一条不利因素,都可能避免困境。”
“悲剧在于这些因素恰恰同时出现,把步鑫生击倒了!这是新旧体制摩擦、撞击必然产生的‘负效应’。步鑫生固然有他素质不高的弱点,但换个别人,就一定能逃脱这个‘看不见的手’所致的厄运?”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企业改革的‘母体’是什么?小农经济和小生产方式。从这个‘母体’脱胎而出的企业家,不可能充足或自如地具备现代化管理者应有的素质,这需要漫长的痛苦磨练。中国改革的现实就是如此。所谓改革难,也就难在这里。在论及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成败得失时,不能不同时顾及这个现实和整个社会背景。”
厂长、经理们的这种忧虑和议论,提醒人们注意一个严峻的现实:在注重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快改革,特别是从宏观上创造一种有利于改革的环境,调节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并使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否则,还会有企业和企业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作为这场议论的中心人物,步鑫生在想什么?
在海盐衬衫总厂的一个小房间里,步鑫生爽快地接受记者的突然造访。步鑫生说:“厂里出现的困境,我有不可推辞的责任。很多深刻教训值得反思……。”他还像以前那样坦率,但说到沉痛、动情处,不免声音嘶哑,泪盈眼眶。
给记者们总的印象是,步鑫生并没有消沉。他说:“我还没有躺倒不干的念头。县里调动我去二轻公司上班,但我不想坐机关。待我考虑成熟后,我还要去办企业。”
两小时的采访,不时被来客打断。日本一家公司已向海盐衬衫总厂订了一批服装,因为步鑫生被免职担心合同难以履行,遂派员赶来询问。已决定同衬衫总厂联营生产出口服装的本地一家企业,也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原计划。有些群众说:“衬衫总厂有希望好转,叫步鑫生下台,是否不合时宜。”尽管如此,已同衬衫总厂达成业务协议的不少企业表示:意向不变。记者听到当地一家国营企业的代表对步鑫生说:“步厂长,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你一定要东山再起!”
许多人到海盐衬衫总厂探望步鑫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信件。
“你的失败和免职是正常的。希望步厂长总结教训,东山再起,几年之后又是一个步鑫生!”——这是江苏一位大学生的来信。
“人生谁无过,何况今日失败。有人说步厂长年纪大了,这次倒下爬不起来。我认为,勇士不分年纪,站起来吧!”——这是西安一姑娘的来信。
一位出差海盐的外地人对记者说:“以前到这里,听到说步鑫生不好的多。这次来反倒好话多了。”
不能不负责地说这是“逆反心理”。有人说,公众舆论的导向反映了对某种偏激舆论的不满,人们亮出了被偏激舆论所忽略的公正标尺。记者的印象是:议论中间夹有牢骚,但也表达了一种民意。人们关心改革,希望改革,并要求公正地对待为改革付出过代价的人们,不管他们目前的处境如何。
(四)
在围绕步鑫生沉浮的议论中,新闻记者也成了公众评论的主要对象,这是新闻同仁们始料不及的。
“步鑫生没有你们吹得那么好,也没有你们批得这么坏!”一位工人说。
“有些记者既当接生婆,又做掘墓人,真缺德!”一位干部说。
“记者太势利,靠不住!”一位厂长说。
海盐县政府一位负责人在分析当地群众舆论时说,人们普遍对公开批评步鑫生的报道持反感态度。到海盐县采访的记者们均明显感到:人们投来的是卑视、冷漠的眼光。一位记者说:“当地人好像有情绪,回避记者,不想和你谈什么。”
这当然是记者的悲哀,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
一位当年曾经报道过步鑫生的记者说:“尽管当时肯定步鑫生的报道有过多、过热的现象,并且相对地迁就了他本人的缺点。但记者们为改革的新事物所吸引,所激动,出发点是推动改革。记者的欠缺和不足是,在肯定属于步鑫生的改革开拓的作为时,较多地从报道对象自身的行为、价值去评价,去着眼,缺乏从整个社会改革的背景上去分析和考察,比如改革人物产生的动因和制约,他们的缺陷和发展趋向等等。因而对改革人物的把握性变得非常有限。步鑫生在僵化的旧体制束缚下产生的自发改革冲动,并不等于他具有的自觉改革意识,如果把他当成改革的万宝全书,就很难获得正确的答案,并最终给步鑫生自我估价的失态造就了机会。”
难以否认的事实恰恰是:那时,无休止的采访、参观、介绍,一张张报告、演讲请柬,几乎让步鑫生迈不开步。文艺界请他谈文艺,理论界请他谈理论,经济界请他谈经济,甚至要他去谈军事理论和部队改革,有的新闻单位还大量出版发行《步鑫生》专集……可他毕竟只是一个裁缝出身的县办工厂厂长。
“社会舆论在造就步鑫生地位、名望的同时,又和他一起共同铸造了他的错误和悲剧。”另一位曾经报道过步鑫生的记者说:“如果几年后的今天,关于步鑫生的报道重新招来读者反感,那其中同样反映了记者陈旧偏狭的思想方法,又一次把步鑫生当作一个孤立、具体的人物去对待。从个人道德、伦理、品质等方面去评述成败,分析原因和责任。没有回答一个改革人物的出现和失败,改革的动力和曲折,改革的宏观效应以及改革者在历史上的作用等一系列必须搞清的问题。因此其最终的结论依然是失真的。”
一位当地新闻界领导就此说:“新闻亟需改革,最主要的是要改革新闻工作者陈旧的思维方式、非此即彼的偏狭评价。”……
围绕步鑫生沉浮的议论仍将继续下去,从中可使我们更多地透视到关于改革的各种社会心态,闻及各方面的反应。这场议论为公众创造了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有利于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并将构筑起新的社会心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