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阅读
  • 0回复

珠江新潮正急——珠江三角洲农村出口加工业发展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9
第1版(要闻)
专栏:

珠江新潮正急
——珠江三角洲农村出口加工业发展述评
本报记者 陈健 刘允洲
如果说,珠江三角洲大地在中国近代史上常处于社会变革前沿的话,那么,在经过9年改革开放的今天,它又一次处于中国社会变革的前沿。
去年年初、年末,记者两次在这里采访,涉足十几个县(市),看到了农村出口加工业滚滚而来的发展新潮。改革、开放,使珠江三角洲成为国内最先广泛参与世界经济的地区。这是该地区近9年成功的突出标志。
这里历来只是鱼米果蔬之乡,改革开放不足十年,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出口加工区却在乡间崛然而起
公路上,或驶或停的汽车排起长队;上下班的姑娘三五成群,各种异乡口音叽叽喳喳;蕉林、鱼塘、稻田,间以片片整齐的厂房……这是今日珠江三角洲乡村随处可见的典型风貌。
谁也没想到,这个誉为“金三角”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昔称“小三角”,含16个市(县)、近千万人口;今指“大三角”,含28个市(县)——仅仅9年前,广大农村还只是一个鱼米果蔬之乡,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如今却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出口加工区。
从无到有,这里仅从事“三来一补”生产的企业就有一万多个,它们像珍珠一样撒在南粤大地。1987年,整个广东省这类企业工缴费收入达3.9亿美元,珠江三角洲占3亿美元以上。
谁也没想到,农民,乡镇企业,唱起出口加工业的主角。这里有上百万农民,几年前还在以“农忙下田、农闲聊天”的方式度日,如今却专事出口加工业,按“三班倒”的节律生活。上百万双手,创造出上千种出口产品,远销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仿佛百川决流,一旦开放,各种生产力的要素,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聚。外乡劳动力,潮水般地涌来了,足有几十万人——一个东莞市就有20万,一个宝安就又20万!几年前人们还为当地劳动力转移发愁,如今却朝外乡农民敞开了就业的大门。外商、港商,潮水般地涌来了。随之资金、设备、原料等等,也潮水般地涌来了。据统计,从实行对外开放至1986年8年间,广东乡镇企业与外商签订合同并已投产的有3万多宗,总计利用外资7.9亿余美元,引进各种机械设备30多万台(套)。生产力各种要素,在这里奇妙地结合、生聚,结果创造了溢泉般涌流的物质财富。
在这个出口加工区里,外向发展的乡镇企业显示出种种新趋势:投资来源由原来单一的香港,向日本、美国和其他地区发展;生产由临时加工向稳定的订货和长期客户发展;外商投资由“短、平、快、小”向长期化、中大型化发展。大项目大至一项几百万美元,形成大中小项目结合的格局;出口产品和引进技术设备,从低档次向中高档次转变。这是乡镇企业的进步,也是农民的进步、历史的进步。
这是一个富有生气的环境,一个热热闹闹的世界。不过请注意,新兴的农村出口加工业,是在国家并无多少投资的情况下兴起于民间的。说来也难以令人置信,我国这些年如此快而大规模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既不是庞大的重工业,也不是门类齐全的轻工业,反倒是珠江三角洲这类沿海区的乡镇企业群。
丰裕的劳力曾经是包袱,如今在这里成了财富;这财富,人说是从包袱里抖出来的……
在东莞市附城乡温塘村村外一片建筑工地旁,村党支部书记陈坤指着脚手架密密匝匝的厂房说:“这是我们的工业区,准备办‘三来一补’厂。”“都是些什么厂呢?”我们问。回答:“不知道。”“什么?”我们大吃一惊,“这么盖厂不是太盲目了吗?”陈坤听了呵呵地笑:“放心,盖好房子,老板、生意,都来了。”
也怪我们无知。有房就有厂,有厂就有客。在东莞一带,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还不明白,“不同厂,不同盖法。连生产什么都不知道,房子怎么盖呢?”陈坤笑着解释道:“这盖的是标准厂房,什么都可以干。”原来,“三来一补”厂大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只要装些小型设备就行了,自然不用特别设计。
走的地方多了才知道,在今日珠江三角洲,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只要修起“标准厂房”,准有香港老板上门来。农民只消提供厂房,组织劳务,内地乡镇企业最伤脑筋的资金、技术设备、产品销售和原料问题,大多由外商包揽解决了。
为什么外商如此热心?一个公开的秘密:这里劳务报酬很低,加工经营大有利可图。当然,首要的条件是实行开放政策,允许、欢迎老板们来做生意。于是,他们潮水般涌来了。
是不是我们廉价地出卖了劳动力,甘受资本家的剥削呢?这个问题是可以争论的。但农民不喜欢多争,“事情明摆着的嘛,人家带来了钱,挣走更多的钱;我们出了力,也挣了钱,大家都有利。不给人家利,人家能来吗?”许多人说着这样的理。这理是难驳的。
几年前,珠江三角洲农村还背着大量剩余劳力这个包袱,如牛负重。一个东莞市就30万!几天前,我们遇到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东莞市委书记李近维。说起这些,他感慨万分:“1982年以前,东莞经济发展一大战略是向外输出劳力。当时的规划材料就是我起草的。‘三来一补’兴起三五年,我们消化了全部剩余劳力,还吸收了一二十万外乡劳力”。他说,“搞下去,东莞吸收几百万劳力应当不成问题。到那时,东莞的贡献就大了。”李近维这个实干家,胃口倒不小!
丰裕的劳力是财富,还是包袱?对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东莞人有自己的回答:“包袱里抖出财富啦”。这就是“珠江”的路子,用丰裕而低廉的劳力资源去参与国际产业的变革与分工,“包袱”和“财富”的关系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我们有过机会,丢过机会,如今面对新的机会;干吧,珠江三角洲——你应该证明,你能成为中国的“小老虎”!
1987年,是珠江新潮急涌的一年。广东全省乡镇企业“三来一补”工缴费的收入,比上年陡增65%以上。东莞市平均每天建成2家这样的厂子,宝安县平均每天有4宗合同拍板。在这里,机会膨胀着。
原因何在?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东莞市石碣镇副镇长陈汝志说:“日元和新台币升值,一些国家政局不稳,香港劳动密集型产品订单多得不得了,正在闹劳务荒呢,我们的机会来了”。他说:“来联系加工业务的外商太多了,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建厂房”。
人们的视野,越出了三角洲界线,扩大到港澳、台湾、东南亚、亚洲……因为那里的变化都同人们的生产有关。一位乡镇企业管理者手持一份广州新出的《亚太经济时报》,头头是道地对我们说,中国这么多廉价劳动力,在亚洲出口加工值中份额却低得可怜,应该抓住机会,十倍几十倍地扩大这个“份额”。
机会来了,人们到处可以感觉到它。珠江三角洲的“伙伴”们,正在拚命地捕捉它。宝安县去年工缴费收入比前年翻了一番。汕头地区来料加工厂超过了千家;三面环水的番禺县抱定“桥修到哪儿,厂就办到哪儿”的主意,这几年已投资1.5亿元修路架桥;就是在肇庆地区,弯弯山路深处的罗定县,也涌现60多家“三来一补”工厂。
人们不会忘记,60年代初,当亚洲的几只“小老虎”捉住国际分工格局变革新机会时,我们却白白错失良机,关起门来折腾。代价是沉重的。东莞市长安镇的干部说,这代价就是数次爆发的“逃港”高潮。因为折腾的结果,是使社会主义中国在对比中失去吸引力。“贫困加动乱”,凭什么去吸引人呢!
令人欣慰的是历史已经转折,80年代初就捉住机会的珠江三角洲人,决不会丢失迎面而来的新机会。省乡镇企业局算了这样一笔帐:现在全省乡镇企业已引进设备7.9亿美元,按这几年经验,每引进1美元设备,一年可创产值8至10元,创利税1至2元,仅此一笔帐,全省一年就是70亿元左右的产值和10亿元以上的利税。只要你捉住机会,机会决不负你!
珠江三角洲农村的出口加工业已具雏型。重大的产业变革,使珠江三角洲已显现出中国的“小老虎”的形象。在这里,一批县(市)连农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000元。当然,这是我们自己的“小老虎”,同亚洲的“小老虎”不能相提并论。当然,要更大规模地迎接世界产业转移的浪潮,除了需要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世界经济脉搏(如股市风潮,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变化)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环境建设。如我们能比较快地建成比较符合国际规范的法律,外汇管理和其它基础设施,可以说,更大规模地接受世界经济产业转移的新潮是在望的。
我们应当敢于承认这一点,并寄希望于珠江三角洲——这只率先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的“小老虎”。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总有一天,这只“小老虎”会毫无愧色地面对亚洲的“小老虎”,我们沿海会有一群“小老虎”。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总有一天,中国,也会成为一只“老虎”,一个无愧于世界的现代化强国。
愿珠江新潮来得更急更猛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