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在现代医学面前解禁——访北京心理咨询门诊谈性心理障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2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在现代医学面前解禁
——访北京心理咨询门诊谈性心理障碍
新华社记者 朱玉
即使在科学昌盛的今天,性这个字眼也常被笼罩一圈神秘的云雾。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古人已认识到性活动是人类的本能,是繁衍后代的正常行为。但是,“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大防”的封建道德戒律,在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心头设置了沉重的帷幕。
今天,心理咨询活动逐渐开展了。第一批性心理障碍患者经过徘徊、迟疑,终于带着自己伤病的心灵,“携”着即将破裂的家庭,求助于心理医生之前。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患者的共同特点是,对不适宜的事物或对象的活动发生性的兴奋,而事后又感到难以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种说不出口、见不得人的病使一些人深受其害而不敢就医。他们或干脆忍受下去,听任病情的发展;或勉强就诊于神经科、泌尿科等普通门诊,而对精神科或心理咨询的牌子望而却步。甚至坐在心理医生的桌前,他们还在痛心疾首地谴责自己的“道德败坏”,发自内心地检讨自己的污点,而坚决不承认自己“有病”。
“妖魔缠身”,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这样评价自己的疾病。这位平时被同事们称作为人正派、老实,工作积极肯干的患者,病中曾用花被面为自己缝制了一条连衣裙,还用棉布、纱巾、海绵做了一个女性才用得着的胸罩。更让人厌恶的是,一见到某些女性,他就要暴露自己的性器官,为此挨了不少打骂,还被公安机关劳动改造过多年,但被释后依然如故。这位患者在清醒时,也悔恨交集,甚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告诫自己再勿踏入这危险的泥潭。但是,一到特定的情境下,他便精神恍惚,飘飘然如入梦中,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从而不自觉地暴露自己的性器官。等到被旁人发现揪住时,他才如梦方醒,感到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这名患者便是较为典型的性心理障碍病人。一些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医生发现,在国内,性心理问题约占门诊心理咨询的6.4%。而对这类患者,医务界一般认为除心理治疗外,尚无其它特殊疗法。这类患者的性行为违犯社会规范,往往受到社会的指责、歧视,以致受到法律制裁。他们处世冷漠、自卑、疑心重,不相信会有人真正同情自己。只有感到了温暖,并对医生日益信赖,他们才愿把难以启齿的性变态行为和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心理活动真实而无保留地谈出来。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患者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过程。医生要让病人认识到什么是正常的性心理,什么是变态心理;同时,通过对病史的深入回忆,帮助患者认清病态行为给家庭、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对此感到痛苦和悔恨,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治愿望。
关于性心理变态的病因,至今还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满意的理论假说,一般认为在儿童少年时期性发育过程中遭受到不良性教育或性经验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在首钢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病案中,有着这样一个病例:一个患露阴症的男性工程师,在带着人人避而远之的流氓身分第一次就诊时,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通过和病人的交谈,大夫终于找到了病因。原来患者是在农村长大的独生子,从小备受宠爱,直到很大还和妈妈在一起睡觉。这个喜欢夏天赤身玩耍的农村孩子,经常受到长辈们愚昧、低级趣味的所谓爱抚和逗乐。谁曾想,幼年时屈辱的伤痕竟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心头,成为他精神上终生的沉重枷锁。另一名喜欢穿着女性衣饰、模仿女性姿势在镜前扭怩作态的患者,在纸上对往事进行了回忆:“我家只我一个男孩,祖母怕我长不大,给我穿了耳朵,只让我与姐妹们一起玩,从不让我跟表哥他们在一起,怕他们把我带野了。我就像生活在‘女儿国’里一样,养成了温和文静的性格。”
不难看出,缺乏性知识的长辈为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不良环境。在对心理医生的采访中,他们屡次提出,采取不同形式普及有关科学知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性健康教育,无疑是防止性心理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上面提到的两位患者已在医生的回春妙手下痊愈,然而,最使大夫们担心的是新的性知识缺乏者仍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男女之间的事,孩子大了自然会无师自通,现在还是向他们封锁保险。”抱着这种想法的家长们不敢对孩子谈及这一“不道德”的问题。而学校中的生理卫生课开设时间多在初中二三年级,晚于青春期的到来。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在讲到男女生殖器官这一课时,老师们干脆让学生自己读书。这样,大批对性知识一无所知的少年,便茫然不知所措地跨入青春的门槛。
由于不能从父母、教师那里得到正确的答案,他们只好自己设法去了解。上海某中学对112名学生作了“你的性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调查,结果是:29%从书刊看来的,57%听小伙伴讲的,6%听父母、老师说的,8%来自其它方面。这些非系统或非科学的信息,有可能起相反作用,在孩子身上造成很严重的心理压力。什么是“性”?西安市一些大中学校26.6%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持这一观点的,在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中竟有4.5%!一些大学生大都只是上升到“性是科学问题”和“与生小孩有关”等。
禁锢性知识,并不等于禁锢了青少年的好奇心。载有关于恋爱、婚姻和其它性知识的书报杂志的明显畅销,从某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最好的莫过于防患于未然。如果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当的性教育,使全社会都了解正确的性知识,那么,性心理障碍患者是不是还要望着心理咨询门诊的牌子而裹足不前呢?
这里曾经成为“禁区”,这里不会总是“禁区”吧?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