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在女子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1-30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在女子中学
本报记者 向兵
1986年夏,同心县办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所女子中学。
一年多以后,记者前去采访,还听见有人说:“这是倒退,都什么时代了,还男女分校?”也有人说:“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女子中学旁边是县回民中学。那里,一个班最多点缀着五六个女生,有些教室里清一色是男同学。1986年县上在羊路乡招收民族干部,全乡1万人中,只找到一个上过中学的女性回民,还是肄业的。这样的事在西北的回民聚居地并不为怪。女子稍大一点,便要戴上避免招来“邪恶”的盖头,不再与外男来往。十三四岁定婚,十六七岁便成了“人家的人”。也许,因为女子中学是当地颇有威望的宗教上层人士洪维宗捐资倡办的,也许是因为学校每月要发给学生15元生活费,也许还因为学校保证学生不受男性青年干扰,班主任都是女的,女子中学第一期总算动员来了90名学生,尽管其中不少只读过小学三年级。
这些本应待嫁于闺中的女娃娃,没有戴盖头,却背起书包,远离家门,来到县城,来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里。于是,一些饶有意味的事发生了。
山村姑娘十三四岁,大都已长成了“大人”,说话做事已颇得体了。可她们要去上学,家里仍然不放心,怕“被不认识的男子骗走”,或“上当吃亏”。一位家长在写给学校的信中说:“请学校在关心的基础上再关心,因为她们都是大女娃娃。”14岁的孙梅英就是在妈妈和年已七旬的奶奶护送下来到学校的。妈妈关心孩子吃的、住的咋样,更关心学校能保证孩子守住“规矩”吗?奶奶拉住老师,找到校长问了又问,还在学校住上一宿,亲身考察一番后,才放心离去。
来自纪家乡的张梅英已经15岁了,父亲把她送到校后,就赶回乡上班去了。结果这个阿訇的孙女,一直呆在宿舍里,连到食堂买饭也不敢去,愣是饿了两天。女中的姑娘们,也许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学生,老师说东绝对不西。可是,在校园里她们见了老师远远地就溜一边去了。一旦老师站在了面前,不管问什么,学生都只是腼腆一笑,然后低头不语。面对周校长,学生更是不敢看一眼,因为他是男的。班上要组织文娱活动,动员了半天,也难找到一个敢在人前唱歌起舞的。老师不能点名批评学生,就是课堂提问,也要注意不能连着问一个人,否则她一定要在想清“这是为什么”中,蔫得抬不起头来。
看见老师打鸡蛋,学生就闭上眼睛,有人还会问一句,打蛋时为什么不念经。为纪念豫海苏维埃政府成立50周年,学校好不容易组织起了上街游行的花环队,可是花环队要上街了,不少学生找老师求情,要求别让她们去。因为村里的人也来了,看见后会骂她们“疯得连不准抛头露面的规矩也不要了!”
当然,这都是一年前的事啦。
初二二班班主任刘俊敏老师告诉记者,当初劝说半天,死活不当众唱歌的杨翠花,在1987年五一联欢会上,她女扮男装独自演了一出快板戏。记者见到了张梅兰,至今她仍是村上唯一在外读书的女孩子。因此一回到村上,就有亲友嘲讽她:“还要在外边疯多久呵!”可她已不在乎这些了。为了学习方便,她还违犯了女子9岁后不能剪发的规矩:将两条长辫子变成了齐耳短发。她告诉记者,班上的同学差不多都这样做了。
下午的课上完了,记者请周校长随便召集来一些学生,开了个座谈会。我们的谈话便这样开始了:
“你们谁的姐姐上过学?”来自豫旺乡的赵凤莲站了起来:“我两个哥哥上过五年级,三个姐姐一天学也没上,18岁就嫁人了。”“我的姐姐也没读一天书。”“我也是。”七、八只手举了起来。“如果家里也给你们找了婆家,怎么办?”“反抗!”又是一片整齐的回答。
14岁的周淑梅是阿訇的女儿,但周阿訇并不强迫女儿信教,不包办女儿的婚姻。周淑梅将来想上大学,“当研究生”,“考不上,再考。”其他同学,有的要“当医生”、“当教师”,有的想“当空军”,“当记者”。初二学生白明霞的志愿是“当警察”。因为“警察可以管理社会秩序,我当了警察要叫人们尊重妇女。”
学校开饭时间到了,记者起身要告辞。但学生们却不放行。14岁的马淑琴又说话了:“记者,你问了我们半天,我们可以问问你吗?”又有七、八只手举了起来——
“你怎样看待我们学校?”
“我们学校的体育器材,只有一副羽毛球,一个足球,学校连阅览室都没有,你能替我们反映一下吗?”
“请你讲讲你在西北看到的变化。”
“中央讲要开发大西北,你愿意来吗?”
对于办女子中学是否有必要,记者不想再说什么。不过,倒有必要再赘上一笔。1987年夏,女中恢复招生时可忙坏了学校领导和老师。学校只能招90人,而各乡筛选后送上来复试的就有近200人。这次招生几乎流产,因为这个学校在有关部门那里,仍是“黑户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