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踏上通向世界的捷径——宝安发展“三来一补”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4
第2版(经济)
专栏:

  踏上通向世界的捷径
——宝安发展“三来一补”纪事
新华社记者 周原 陈健
外国电讯报道说,有一笔巨额游资正在亚洲选择劳动廉价地区,准备投入。
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的人们,是怎样对待这个机遇的?我们访问了深圳市属的宝安县。
    (一)
一到宝安县就看得眼花缭乱。1983年县委、县政府才从深圳市迁到西乡镇安乐村外一片荒山坡上,如今这里已经是高楼迭起的热闹城市。全县没有很多自办乡镇企业,160多个自然村,村村都办有来料加工厂。全县盖了三四百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办了二千几百个加工厂,客商们带来39万台套设备,还有大批原材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县18个镇,变成18个加工区,而且出现了4条连绵不绝的加工带。二千多个加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全部通过香港销往国际市场。县里的财政状况也很可观,前几年岁入才20万元,1987年预算收入是4000万元。同年工农业总收入比上年增加72%,其中收工缴费7000万美元,人均创汇约为300美元,这在全国是罕见的。
宝安县的“三来一补”正在方兴未艾。我们在宝安访问时,每天都有来自香港、日本、澳大利亚或联邦德国的客商前来谈判、签约。
宝安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宝安县毗邻香港,汽车运输,有一个小时即可进入香港市场;宝安县60%的面积是荒山野岭,修建厂房可以不占耕地;村村有水泥路相通,全县有8个大型变电站(有些正在修建),可以供给各加工区充足的电力;宝安县同外商协商办事的效率极高。快的,当天谈判、签约,当天办完各种手续,慢的,为时不超过一个星期。
更重要的是宝安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劳务市场。这种市场,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的。正如外来客商是你介绍我、我介绍他,一个个、一群群相随而来一样,工人也是相结相随一群群从各地到这里聚结的。宝安县人口的3个数字,非常耐人寻味。没有改革开放前,跑到香港谋生的有24万多人;现在本地居民有25万多人;从全国22个省份130多个县来宝安做工的超过本地人,有26万多人。这些工人都是应招应聘而来,月收入多在一二百元之间,工人们学技术、学操作的积极性很高,有些进步快的已当了厂长。
    (二)
宝安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机遇抓得好。抓不住机遇,优势不能真正成为优势。
宝安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批善于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优势的企业家,横岗镇经济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周锦廷就是其中的一个。
1984年冬天,周锦廷发现来自香港的某些客商带着原材料,利用农村的破房旧屋,廉价雇用当地农民,加工制作一些商品,运到香港市场去卖,他还听说东南亚市场上的投资方向,将向劳动力便宜的地区转移,周锦廷发挥横岗劳力低廉,又有荒坡盖厂房的优势,他向银行贷了4000多美元,大兴土木,大造标准厂房。
1985年的下半年,铁丝网那边的客商,带着原料,来横岗租用厂房,找廉价劳动力来了。
这些初来的客商在横岗赚了大钱,一传十,十传百,客商们蜂拥而来,很快就把横岗的厂房占光了。如今荒落偏僻的横岗变成了欣欣向荣的小城镇。这里有385家加工厂(其中有4家合营企业),年收入工缴费1亿港元。
同样的机遇也被宝安县委紧紧地抓住了。1986年底,县委在横岗召开全县现场会,号召大家都来经营“三来一补”。全县集资8000万元营造厂房。各乡镇这期间共建厂房170多万平方米,这批厂房很快就被国外厂商抢占一空。现在全县已经有350万平方米的厂房面积,有2253家外商租用。
    (三)
有一种意见,认为来料加工是低档次的,仅仅赚几个加工费有什么意思?要搞就搞自营工厂,至少是合营工厂。堂堂的中国公民,为外国客商出卖劳力,受人家剥削,这算什么呢?
在他们看来,搞“三来一补”的都应当创造条件,转为自营或合营。
我们愿意在这里提出几个问题,同持有这类意见的同志商量。
首先,“三来一补”并不仅仅是拿几个加工费的问题,而是给宝安县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全面发展。一个县一年“卖劳力”得来7000万美元的收入,也并不是多么丢人的事。这笔款子投入宝安农村以后,引起的变化,也是人们意想不到的。
宝安县新兴的四大鲜货基地,都是由“三来一补”带动起来的:过去只有8000亩鱼塘,现在有8.3万亩;过去只有4000亩蔬菜,现在有5万亩;过去每年出口香港的活鸡是4万只,今年出口香港的活鸡是1500万只;过去只有5万亩水果,今年有水果18万亩,其中荔枝树有7万亩。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关键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观念树立起来了,你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
我们原来认为,要我国农民掌握先进技术,生产出具有现代国际水平的高质量商品,在较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
访问宝安之后,我们心目中的这个巨大空间,突然缩小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件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在国际市场上热销的商品要掌握它们的总体设计,自然是相当复杂的,但是如果分解开来,在劳动密集的流水线上作业,却相当简单,一般农民,学一个星期,就可以熟练地完成任务了。
话虽如此,“三来一补”企业在宝安为我们培养的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笔财富,这批人才,离开这个环境,是不会那么快就成长起来的。
宝安见闻,把我们的见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宝安的变化已经不是个别的变化,而是全县大面积的激变,只有三五年时间,原来大片大片的农家村舍,变成了热闹的加工区。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是当今国际市场上的热销品。
“三来一补”给我国沿海农村提供了一条赶上世界水平的通道。宝安农民有幸率先进入这条通道。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