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把注意力放在培育财源上 宜春地区县县不吃财政补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4
第2版(经济)
专栏:

  把注意力放在培育财源上
宜春地区县县不吃财政补贴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黄其庄、本报记者黄彩忠报道:江西省宜春地区财政局致力于搞活县级财政,把注意力放在培育财源上,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突破性增长,三年内翻了一番多:1984年只有1.48亿元,1987年达到3.04亿元。全区9县1市都不吃财政补贴。
行政区划改变后,中央和省没有一个重点工程在宜春地区。事业在发展,开支逐年增,财政收入增长的出路在哪里?宜春地区财政局把财政工作的重点放在搞活县级财政上,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下放财权,全面包干。1985年,他们打破了全区财政统收统支的“大锅饭”,在核定各县、市收支基数的基础上,实行“财政预算收入任务以内总额分成,超收上交部分返还县、市50%”的办法。各县、市看到增收可以多得,少收就要少用,创收节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一年,全区财政收入增长37.7%。尝到甜头以后,他们又进一步放权让利。1986年,实行“预算收入任务以内总额分成,收入任务达到奋斗目标之间返还县、市50%,超奋斗目标的收入全部返还县、市”。1987年又进一步实行“定额上交,增收全留”的办法,即以1986年各县、市实际上交为基数,增收部分全部留县、市。这两年,全区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25.7%和18.95%。3年中,共给县、市让利2033.8万元。
宜春地区资源丰富,商品经济为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打开了大门。怎样使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让那些看得见但抓不到的收入真正抓到手?关键是增加投入,尤其是增加资金的投入。为此,他们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办法筹集资金,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生产,不断培育、壮大财源。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有一批预算外资金沉淀下来,不能发挥经济效益。为此,他们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专户储存,先批后用”,死钱变为活钱。近3年,他们借用这些沉淀资金扶助企业挖潜、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就达297万元。为了扶助乡镇企业的发展,宜春地区财政部门拿出80万元资金作为银行贷款的贴息,又拿出3200万元财政周转金,投入到358个乡镇企业,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1987年同1984年相比,全区乡镇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72.8%,上交税利增长165.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