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斗牛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4
第8版(副刊)
专栏:

  斗牛说
刘征
牛,秉性憨厚,却是好斗的。西班牙的斗牛举世闻名,那是人跟牛斗。从电视里看到,斗牛士凭借一块红布,辗转腾挪,引逗发怒的牛总是误触在红布上,人得以安然无恙。最后是三把刀子致牛于死。让人一边看一边心跳,确是一种惊险的技艺。
我国有些地方也有斗牛戏,但却是挑动牛跟牛斗,如同斗鸡、斗鹌鹑、斗蟋蟀那样。人斗牛,牛有时伤人。牛斗牛,人只是站在一旁悠闲地看热闹,既有惊心骇目之娱,又无断胁穿肠之忧,在冒险里渗透着中庸,何等妥当!
但我亲见的斗牛,不是戏,而是一连串可怕的麻烦,至今想起来还要倒吸一口凉气。话说“文革”期间,我们的干校在“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地处南北之交,耕田主要用水牛。一天夏日中午,忽然传来喊叫声,说是两头公牛打起来了。大家赶快跑出来看。那战场是在水塘里,两头牛如同两个庞大的水怪,拒撑翻腾,头角臀尾时隐时现。看那水已经搅成一池泥浆,两牛每一顶撞和转身,都激起巨大的波浪。水柱一溅丈把高,扑在塘边的小路上,变成一片泥泞。围观者,目瞪口呆,却束手无策。直到一头牛战败逃走,大家才松一口气。
但事情并没了结。过了几天的一个深夜,忽然哨声急响,紧急集合,说是那两头牛又干起来了。原来老哥俩拴在靠近的两个木桩上乘凉,不知为什么凉也不乘,觉也不睡,又打斗起来。四只大角针锋相对,顶在一起,两个巨大的臀部忽地转在这边,忽地转在那边。糟糕的是,战场紧挨着宿舍的后墙,墙是土甓垒成的,牛屁股如果撞上土墙,马上会墙倒屋塌,真是危急万分。
牛相斗有个特点,只是瞄准敌对一方干,绝不伤害劝架者。人虽然能够靠近,可是两只牛头顶在一起真有千钧之力,谁能拉得开?不知是谁急中生智,出了个好主意。用两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分别拴在两头牛的后腿上,仿效拔河,每边站二十几个小伙子朝两边拉。大家用尽平生之力,好容易在两个牛头之间拉开一道缝,一脱离接触,其中一头自知气力不济的牛趁势逃脱了。一场杀得天昏地暗的大战才算归于沉寂。
如今仔细想想,颇有些费解。两头牛如此誓不两立,自然并非为了牛界生死存亡的大事。退而求其次,说是为了改进耕作方法各执己见吧,可何至于武斗,而且耕起田来都是慢吞吞的,并没有两样。说是三角恋爱,为了争夺情侣吧,可身旁确实没有一位如花似玉、娇滴滴的牛小姐。想来不过是为了你瞪我一眼,我踩你一脚,你多喝一口水,我多吃一口草,为了这些鸡毛蒜皮动这么大肝火。牛呀牛,你身躯庞然而大,心胸却为什么如此渺然而小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牛要算得第一流的讽刺家。虽然无意当演员,可是它们演的“二人转”,却活活画出了人们之中那些不惜肝脑涂地、使出全身解数搞内部摩擦者的可憎而又可怜的状貌。
然而牛毕竟是牛,不搞阴谋小动作,它凭借千钧的气力和犹如快剑长戟的两支大角,可以与虎相斗。据说牛遇到老虎,就把臀部对着山崖或大树,以绝后顾之忧,把牧童保护在胯下,把两角直指虎头。几番较量,牛越战越勇,老虎莫奈牛何而气力已尽,只好落荒而走。为保赤子而凌虎威,牛啊牛,你又不愧为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了。
可惜得很,某些搞内部摩擦的专家,在这方面却偏偏远不像牛。他们在共同事业的一些重大难题面前总是回避退缩,尤有甚者,管他赤子不赤子,先捞一把再说。如遇此情你说可怎么好!我想,先试着把他们拉开,拉不开就撤换。春日载阳,有鸣仓鹒,别让这号人影响我们的春耕。
                      (1988年1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