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邢台化工所贡献与待遇挂钩 改革出奇迹 十二人三年创效益四千多万元 竞争换新貌 能干者奋发干不了的自动调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邢台化工所贡献与待遇挂钩
改革出奇迹 十二人三年创效益四千多万元
竞争换新貌 能干者奋发干不了的自动调走
本报讯 记者杨振武报道:在河北省,仅有25人的邢台市化工研究所以其突出的效益令人惊奇:全所12名科技人员,三年完成科研课题11项,收入72万元;创办和领办了5个乡镇企业,创社会经济效益4300万元。
一个曾经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小研究所,何以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44岁的所长陈洪斌日前透露了其中奥秘:实行课题承包,贡献与分配直接挂钩,职工凭本事吃饭。因而,科技人员的干劲常盛不衰。
据悉,这个研究所在分配方式上有其独特的灵活性。他们缩小基本工资比例,增加了浮动工资和奖励基金。研究所对科技人员实行成果、论文、效益三种奖。他们明确规定,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和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的论文,所里予以重奖;对科技人员创办、领办乡镇企业所得收入,拿出10%奖励个人;调工资,不受名额限制,凡是为研究所创纯利1万元者,均可上浮一级工资;分房子,不用争吵,谁为所里创纯利2万元,谁就可分得新住房一套;创纯利8万元者,还可享受免交房、水、电费的待遇。与此同时,他们还大大压缩行政后勤人员,并实行了全勤服务、工作效率和全所效益奖。
贡献与分配直接挂钩的政策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也触动了“南郭先生”的“铁饭碗”。几名过去凭关系调进研究所的人,因为不能搞科研而被下浮了工资,后来陆续调走了。研究所又从八方选贤,调入6名专业技术人员。对缺额较多的技术工人,他们则公开登报招考,最后选中8名高中毕业生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研究所的智力结构由此得以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