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朔方的阿訇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朔方的阿訇们
本报记者 向兵
1985年9月,宁夏同心县政府礼堂里,教师节表彰大会的气氛隆重热烈。突然,一阵骚动,人们的眼睛转向了会场入口处,一队胡髯花白的老阿訇,抬着七块黑漆金字大匾走了进来。一位宗教界上层人士走到话筒前,指着“乐育英才”、“辛勤耕耘”的匾额说道:“老师们,几十年来你们为回族人在文化上翻身费尽了心血,我代表穆斯林向你们深深地鞠一躬。”会场沸腾了,人们鼓掌,惊喜。县一小高生栋老师说:“我从教30多年,何曾见过阿訇给教师鞠躬。”
是呵,阿訇和教师似乎本来就是两种对立的社会存在。前者要用伊斯兰教义和《圣训》教化穆斯林后代;后者却在所传授的文化知识里,告诉所有学生世上本无神。在西北采访期间,记者曾不止一次听说,有信教群众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清真寺念经当满拉(阿訇的学生),以期家里出一个受人尊敬的阿訇。也有阿訇训导教民:“学校的书不念没啥,《古兰经》不念那可违背了依玛尼(回民立身的根本)。”因此一些地方寺院里的小满拉多于课堂上的学生。
然而,在信教回民占全部人口1/3的宁夏,清真寺里的阿訇们却告诉教民:“求知识乃穆斯林男女的天职。”当然他们引用的仍是“先知”的教诲。在回民聚居的同心、吴忠、平罗、海原、泾源等县(市),都建立有以宗教人士为主的民族教育促进会。集资办校、动员学龄儿童入学、检查清真寺里有无念经的儿童,是教促会的主要任务。虎夫耶教派洪门创始人第三代后裔洪维宗,一下拿出4万元,办起了全宁夏第一所女子中学。使得那些好不容易顶着议论读过小学四、五年就得回家戴上盖头的乡村女娃娃,终于也能远离家门,在一个新的天地里编织自己美丽的梦幻了。西吉县宗教上层马家福是山庄小学的名誉校长,这所回民小学是他筹资倡办的。
1982年初,同心县领导找来全县有名的阿訇,掰着指头告诉他们,几十年来同心的土地没见增多,人口却增长了几倍,粮食产量提高了,但落到每人头上的,并不比原来多。末了,一句话,请他们协助宣传计划生育。县领导的一笔账,触动了马成才的心思。他想到身边那些司空见惯的家庭,谁家的娃娃不是一炕一炕的?是该控制人口了,不然民族的素质怎么能提高!但是,这位执教50多年的老阿訇,深知要穆斯林们转过这个弯来太不容易啦。穆斯林们从来都认为“该养多少娃,那是真主散(赐)给的。”真主的旨意是不可改变的。回族妇女讲求“青丝不见青天,家女不见外男”,露出“羞体”让人做手术,那更是大逆不道。西吉县一回民妇女就因做了绝育手术,被斥为“违背了依玛尼”,不让上井打水,不准参加宗教活动。
然而,马成才毕竟是造诣颇深的伊斯兰教学者,他在浩瀚的经卷中,找到了“先知”们关于计划生育“使得”的话。他连夜把它们辑印成册,四方散发,到处宣讲。有了“圣训”,李国华、杨生成这些德高望重的大阿訇,也解除了“心头的疙瘩”。在“祭礼日”这样的场合,他们理直气壮地讲起计划生育来,并带头把自家的媳妇、已婚女儿先后一个个送进了医院。众人仰望的阿訇们带了头,穆斯林们还有什么话好说。1982年,回民人口占80%的同心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上一年的40‰左右,一下降到了28‰,1986年这个县自然增长的人口只有13.5‰,低于全国平均线。
“宗教界在计划生育上,起了大作用。”自治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尹中昶这样对记者说。全区2000多阿訇,人人宣讲计划生育,不少人的亲属带头实施,有力推动了在穆斯林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198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光荣地进入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之列。他们的经验还在巴基斯坦等国广为传播。
记者在韦州清真寺见到了马成才阿訇。老人正要动身去外乡的一个诊疗所看病。记者只好随车采访。在车上记者提议老人去县医院治疗一段时间,老人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眼下正是穆斯林结婚的时节,我要把住结婚这一关。”根据教义,穆斯林男女有早婚的传统,只要有阿訇到场念过“尼卡哈(结婚证词)”就行。可是如今不到法定婚龄,没有结婚证,阿訇就不给念“尼卡哈”。“国法大于教法。”老人在车上给记者讲起婚姻法、继承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和伊斯兰教法的不同规定来。老人和其他阿訇一样,进过区伊协办的普法学习班。老人告诉记者,现在阿訇想的事多着哩,宣传国家法令,搞好民族团结,调解民事纠纷,以寺养寺减轻群众负担,种草种树绿化国土等等,都要考虑。
“宗教界要为四化建设服务。”年过八旬的区伊协主任穆易兰,指了指面前的经卷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的口号,也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